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逾12年後,日本政府將在今年「春季到夏季」把冷卻福島核電站核燃料的廢水排入太平洋,先前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宣布,拌處理此類廢水的設施已經完工,並已於3月17日開始運行。不過在日本政府宣布核廢水排放計畫後,掀起輿論譁然,有專家就直言,放射性物質需要盡量在受控狀態下處理,不應釋放到環境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1年日本發生「311東北大地震」,並且引發海嘯,造成上萬人因此喪命,地震更造成福島第一核電廠輻射外洩,因而釀成了自車諾比事件以來最嚴重的核子事故。為了讓反應爐內熔融的核燃料維持穩定狀態,福島第一核電廠必須持續注水冷卻反應爐。這些冷卻水加上其餘流進地下水及雨水等,就形成含有超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的「污染水」,每天持續以140公噸的速度增加。 

東京電力公司將污染水經過處理後,放入儲存罐中,但多年累積之下,福島核電站的廠區內存放了超過1000個儲罐,用以儲存132萬噸處理過的水,這些水足以裝滿超過528個奧運標凖游泳池。而儲存罐將在2023年裝滿,因此日本政府於2021年4月宣布排水計畫,並表示污染水經過處理和稀釋達到安全標凖。

儘管過濾系統能夠去除水中的放射性物質,但仍有70%的處理水,仍含有難以分離的「氚」這個放射性物質。根據東京電力公司,氚」是一種經過淨化處理後仍然無法去除的放射性元素,但公司會將其稀釋至國家安全標準後才排入海洋,餘下放射性元素含量經處理後可忽略不計。

不過專家指出,氚只有在大量攝取的情況下才會對人類有害。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也表示,日本計劃進行的排放將符合國際標準,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東京電力公司也積極透過把處理水拿來養魚等方式,極力證明處理水的排放安全無虞,試圖說服民眾安心。

隨著排放日程漸近,日本和監管局本月中通過對排放設施的檢查後,福島第一核電站於本月17日首次運行排放核廢水所需設備。首次運行的操作包括攪動核廢水使其含有的放射物質濃度均勻,並測量當中除「氚」以外的放射性元素含量,確認其已經達到排放標準。

但不僅漁民反對,包括中國、韓國等太平洋週邊國家也抱持同樣憂心,都對日本決定排放核廢水表達關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7日指出,日方雖一直聲稱經過ALPS處理的核污染水是安全和無害的,並反對稱這些水為「核污染」,但事實是這些水仍然含有60多種核素,其中許多無法用現有技術有效處理。

日本龍谷大學環境經濟學家大島堅一接受《新華社》訪問時也表示,關於放射性物質對海洋生態系統等的長期影響,人類還所知甚少,因此放射性物質需要盡量在受控狀態下處理,不應釋放到環境中。儘管東京電力公司對排海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並發佈報告,但未來幾十年海洋排放的生態影響是不可能能準確預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