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亞東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系教授張淑雯醫師表示乾眼症是目前眼科門診中極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從健保數據中發現台灣每年新增的乾眼症人數,從2001年的約2到3萬人,到2015年增加至約8到9萬人,可見為乾眼症所擾之病患日益趨增。
隨著年齡增長,發生乾眼症的比例也會攀升。除了年齡之外,研究發現乾眼症還有其他相關風險因子,例如:性別為女性、免疫疾病病友、服用高血壓利尿劑、避孕藥或抗組織胺、抗焦慮、抗憂鬱等藥物,會有較高機率發生乾眼症。而乾眼症患者常見的症狀有:眼睛乾、澀、痠、癢、紅、刺痛、灼熱、異物感(有沙子在眼睛裡的感覺)、畏光、暫時性視力模糊等。雖然這些症狀不至於威脅生命,卻著實影響到平日閱讀和工作的品質,以及駕車時的安全,其嚴重程度可能不下於憂鬱症所造成的困擾。
然而當我們覺得眼睛乾乾的,是不是會直覺地想到用人工淚液、生理食鹽水來幫眼睛「澆水」呢?這樣能改善乾眼症嗎?
▲2022年亞東醫院發表乾眼4類型各自的比例。(註:其中因尚無直接檢測黏蛋白的工具,因此「濕潤度不足型乾眼」是用推估的方式得到的結果。)
那麼如何知道自己是屬於哪一類型的乾眼及適合哪種治療方案?張淑雯醫師建議應至眼科由專業的醫師評估判斷。根據亞洲乾眼症學會建議,經醫師評估乾眼的類型若屬於「缺水或缺油型」,除了有對應的人工淚液可以選擇,也可搭配淚點填塞或眼部脈衝光療法等方式;若是屬於「濕潤度不足型」乾眼,亞洲乾眼症學會建議可使用促進黏蛋白及水分泌的處方眼藥水。針對不同類型的乾眼,對症下藥才能更有效的控制乾眼症。
另外,若乾眼情況較嚴重又長期忽視未接受正確治療,可能會傷害角膜上皮,造成角結膜病變,甚至造成視力受損。張淑雯醫師提醒當出現乾眼症狀時,應及早就醫讓醫生檢查眼表狀態。若是使用一般人工淚液後改善狀況仍不理想時,也應儘早就醫評估是否需要加入其他治療方式。
隨著檢查儀器的逐漸普及和更新,全球對乾眼症的了解與重視也逐漸增加,而乾眼症的治療應該也不再只是「澆水」,更應著重於改善淚膜的穩定性,才能有效的改善並控制乾眼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2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當我們覺得眼睛乾乾的,是不是會直覺地想到用人工淚液、生理食鹽水來幫眼睛「澆水」呢?這樣能改善乾眼症嗎?
淚膜是否穩定,與乾眼症息息相關!
我們平常看到的水汪汪大眼睛,其實不是淚水,而是「淚膜」。張淑雯醫師解釋淚膜為覆蓋在眼球表面的液體薄膜,由外到內分為:減緩水分蒸發的「油脂層」、讓眼表濕潤並讓眼淚附著在眼表的「水及黏液層」。其中,黏液的成分主要為黏蛋白,它可以幫助水分附著並均勻地分布在角膜表面,維持眼表的濕潤度,也是維持淚膜健康的關鍵角色之一。由此可以了解淚膜每一層都有各自的任務,若某一層的含量不足則會連帶影響整體淚膜的穩定,便可能發生乾眼症。因此,乾眼症的治療重點在於恢復淚膜的穩定度。缺水型、缺油型?乾眼症分類新概念
過去對於乾眼症常以缺水型、缺油型和缺水也缺油的混合型來做分類,並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案。在2020年時,亞洲乾眼症學會依據淚膜的結構提出一個新的類型:「濕潤度不足型」乾眼症,並表示對於過往接受傳統治療卻無法得到理想效果的病患,有可能是因為水及黏液層中的黏蛋白缺乏,導致淚水無法均勻地覆蓋在眼表維持濕潤。4種乾眼類型中,推估「濕潤度不足型」的比例達3成!
張淑雯醫師接著說明,根據亞東醫院在2022年發表針對不同乾眼類型比例的研究,將數千名具乾眼症狀以及淚膜不穩定的病患,依照臨床檢測分為4種乾眼類型:濕潤度不足型、缺水型、缺油型、缺水及缺油型。經檢測結果推估後發現,「濕潤度不足型」乾眼的比例竟達3成(下圖),在這群病患中,即使檢測後未見油水缺乏的問題,卻仍有明顯的乾眼症狀。▲2022年亞東醫院發表乾眼4類型各自的比例。(註:其中因尚無直接檢測黏蛋白的工具,因此「濕潤度不足型乾眼」是用推估的方式得到的結果。)
不同的乾眼類型,對應不同的治療方案
使用人工淚液只有單純補水的作用,由上述淚膜組成以及乾眼類型的比例可得知,部分病患使用人工淚液後僅能得到暫時的症狀緩解,因為這些病患的淚膜中缺少的不一定只有水,可能還缺少了黏蛋白或其他成份。那麼如何知道自己是屬於哪一類型的乾眼及適合哪種治療方案?張淑雯醫師建議應至眼科由專業的醫師評估判斷。根據亞洲乾眼症學會建議,經醫師評估乾眼的類型若屬於「缺水或缺油型」,除了有對應的人工淚液可以選擇,也可搭配淚點填塞或眼部脈衝光療法等方式;若是屬於「濕潤度不足型」乾眼,亞洲乾眼症學會建議可使用促進黏蛋白及水分泌的處方眼藥水。針對不同類型的乾眼,對症下藥才能更有效的控制乾眼症。
另外,若乾眼情況較嚴重又長期忽視未接受正確治療,可能會傷害角膜上皮,造成角結膜病變,甚至造成視力受損。張淑雯醫師提醒當出現乾眼症狀時,應及早就醫讓醫生檢查眼表狀態。若是使用一般人工淚液後改善狀況仍不理想時,也應儘早就醫評估是否需要加入其他治療方式。
隨著檢查儀器的逐漸普及和更新,全球對乾眼症的了解與重視也逐漸增加,而乾眼症的治療應該也不再只是「澆水」,更應著重於改善淚膜的穩定性,才能有效的改善並控制乾眼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2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