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咖啡市場廣大,根據國際咖啡組織(ICO)統計,台灣每年咖啡產值高達800億元,一年喝掉28.5億杯咖啡,平均每人一年都要喝到200杯咖啡,數量非常驚人。不過,近日就有網友討論,為何「路上咖啡廳一間倒了又開另一間?」不少人也都發現該現象,貼文引起討論。
一名網友在PTT貼文指出「才住信義區幾年就發現,這邊咖啡店一直開一直開,然後沒多久就倒閉,又沒多久就又開一間新的咖啡店,除了星巴克、路易莎這種沒倒以外,咖啡店汰換率高到爆炸,生的比韭菜還快,不管是賣100、200一杯的,還是70、80一杯的都倒閉了,結果沒多久就又會有新的人來開,裝潢還會整個換掉超浪費,想問是什麼原因要這樣循環?」
貼文一出,不少網友紛紛回應「門檻不高,太多人以為自己會成功,殊不知....」、「想創業,咖啡廳門檻最低,結果都失敗」、「想開咖啡廳的人很多,夢想很大但現實是殘酷的」、「租金、員工、器具幾種東西而已,跟飲料店一樣,創業門檻相對低,但競爭者太多」、「進入門檻超低,存活超難」、「低中高價位咖啡各有王者霸佔,新咖啡廳很容易下去吧,更何況不是連鎖品牌更難活」。
不少人認為開咖啡廳以「創業」角度來看,相對其他例如餐廳、工作室等等門檻來的低,不過由於台灣咖啡市場其實相當飽滿,平價包括超商咖啡、中間價位路易莎一堆品牌爭搶、高價位星巴克,其實在這種環境底下「沒做出差異化」非常容易被淘汰,否則現在開咖啡廳經營實屬不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貼文一出,不少網友紛紛回應「門檻不高,太多人以為自己會成功,殊不知....」、「想創業,咖啡廳門檻最低,結果都失敗」、「想開咖啡廳的人很多,夢想很大但現實是殘酷的」、「租金、員工、器具幾種東西而已,跟飲料店一樣,創業門檻相對低,但競爭者太多」、「進入門檻超低,存活超難」、「低中高價位咖啡各有王者霸佔,新咖啡廳很容易下去吧,更何況不是連鎖品牌更難活」。
不少人認為開咖啡廳以「創業」角度來看,相對其他例如餐廳、工作室等等門檻來的低,不過由於台灣咖啡市場其實相當飽滿,平價包括超商咖啡、中間價位路易莎一堆品牌爭搶、高價位星巴克,其實在這種環境底下「沒做出差異化」非常容易被淘汰,否則現在開咖啡廳經營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