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大、陽明交大幾位學者組成的「2023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日前提出反戰聲明,希望台灣不要因為美中對抗成為戰爭的犧牲品,引起政治爭議。該工作小組今(20)日召開記者會,公布首波學界與藝文界共37位連署名單,呼籲政府與民眾一同關注和平議題,希望台灣政府與民眾更理性地看待戰爭風險,認知台灣除了面對中國威脅外,美國霸權也不容小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陽明交大人文與社會科學院榮譽教授傅大為表示,此次反戰聲明不僅與俄烏戰爭密切相關,也源自去年閱讀杭士基(Noam Chomsky)的著作,而在學界舉辦的公共知識分子座談會、還有傳播學界的批判網路討論,以及對全球暖化的關注;反戰聲明的重點是呼應歐美反戰活動,強調美國應該停止挑釁俄國與烏克蘭的戰爭,反對美國政府菁英不斷發動戰爭的行為。

傅大為說,雖然俄烏戰爭中的侵略者是俄國,但是也要譴責美國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不斷挑釁俄國、鼓動烏克蘭進行以小搏大的慘烈戰爭;此外,人們常認為台灣將會是下一個烏克蘭,而中共又不斷威脅台灣,所以台灣應該積極備戰、跟著美國的抗中策略而戰,但是,中共不斷威脅台灣,很大部分是來自美國的挑釁與台灣的跟隨美國抗中,所以台灣也應停止膝蓋式的反應中國威脅,避免受美國的牽連,應走向與各大國等距離外交的新立場。

烏克蘭和平是當前國際關注的焦點,但其背後所隱藏的政治因素卻引發爭議。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馮建三指出,俄羅斯的行為是一種愚蠢的犯罪,但這場戰爭後的種種痛苦和不和平的因素卻不僅僅來自俄羅斯,西方的另外兩種罪犯也應該被追究,第一組罪犯是美英及北約,其目的是弱化俄羅斯,美國明確知道北約東擴是俄羅斯領導層所有人的紅線,仍然執意挑釁,在俄入侵前夕,北約有更多更嚴重的東擴及軍事與飛彈部署及大型軍演;英美兩國也都先後阻止俄烏已經達成的停火協議,進一步激化了兩國的矛盾。

馮建三表示,第二組是嫌疑犯,烏克蘭前總統波洛申科故意不執行「明斯克協議」(停火協議),參與該協議的德國與法國前領導人予以縱容,俄烏戰爭爆發,這是中程因素。

中研院研究員盧倩儀說,政客財團愛戰爭不愛和平,據了解,美國近50位國會議員持有軍火股票,且5家軍火商在20年的戰爭中獲利上揚900%,引發全球戰爭風險加劇和政治利益干擾減碳行動的擔憂。

盧倩儀指出,美國軍事主義導致社福預算緊縮、基礎建設殘破,人均壽命持續下滑至比中國還低,美國政客連自己國家人民死活都不在乎,會在乎台灣?而台灣政客傚法美國政客緊縮社福氣候預算,將錢輸送給軍火商,而台灣媒體仰賴的美澳國防智庫如CSIS、CNAS、Hudson Institute等,一手拿軍火商錢、一手拿台灣政府的錢,這些自產自銷的分析報告,型塑台灣人認知奔向戰爭,試問誰賺到?

盧倩儀說,美國新保守主義勢力當道,堅持世界永遠維持美國單極稱霸,許多國家淪為「犧牲區」(如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烏克蘭),它們被犧牲是為了替美削弱俄、中,成就美國永世霸權,而台灣的注意力卻只單一集中在中國威脅上,「但中國想併吞台灣、美國想犧牲台灣,沒比較好」,她呼籲台灣政府與民眾更理性地看待戰爭風險。

該小組在反戰聲明中提出「和平、反軍火、要自主、重氣候」4項訴求,包括要求烏克蘭停戰談判,不要衝突升溫;停止美國軍事主義與經濟制裁;反對美中戰爭並主張台灣要自主並與大國維持友好等距關係;強調國家預算應優先用於民生社福與氣候減緩等議題。

該聲明日前被流出,引發綠營批評,認為應該要「反侵略」,而不是反戰。

對此,盧倩儀說,反戰不是不反侵略,而是希望大家可以突破盲點,更全面思考台灣的立場與作法,而且被侵略的一方也可以反戰,「我們不是投降主義者」。

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郭力昕指出,該反戰聲明只是要強調俄羅斯、中共固然可惡,但美國對台灣也是一個威脅,逼著中國升高武力、把台灣當祭品,但美國卻不會損失一分一毫;反戰聲明激起不同反應,希望透過對話與論辯進行理性討論與思辨,台灣社會研究學會也就此議題設置網站,收集不同意見的論點。

傅大為說,希望大眾能對美國軍事、文化、經濟霸權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在控訴中共、俄羅斯的同時,還能有不同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