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13)日邀請教育部、國科會、銓敘部等報告「解決高教人才斷層危機,如何塑造合理高教人才退休機制」,中研院長廖俊智分析,高教人才斷層主因是就讀博士班誘因偏低、高教科研人才待遇偏低、退休所得偏低等,建議拉近與業界薪資、國外一流大學的差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立委張廖萬堅指出,台灣大學教師高齡化、結構不均嚴重,101學年45到54歲佔42、43%,為教師主力,到了110學年則以55到64歲為教師主力,佔37%,50到54歲僅剩21.6%;日韓英大學50歲以上教師皆不超過50%,台灣卻逾60%;另外,111學年度我國大學教師平均出任年齡近40歲。他請廖俊智分析台灣高教人才斷層的現況。

廖俊智表示,高教人才問題會越來越嚴重,除了少子化難以改變外,包括就讀博士班誘因偏低、高教科研人才待遇偏低、退休所得偏低等都可以改善。

廖俊智提到,台灣學生就讀博士班的意願日趨降低,就讀期間的獎學金與業界薪資差異大是其中一個原因,博士生可獲得的獎補助金從新台幣0到4萬元不等,平均約2萬餘元,許多學生也考量,畢業後的就業市場及薪資不具吸引力,因此不願攻讀博士。

另外,中研院研究人員及各大學教授的薪資,與歐美先進國家與鄰近亞洲國家相比也偏低,缺乏國際競爭力,目前中研院新聘學術研究獎金、教育部玉山計畫等是短期補助且有條件限制,受益人數有限,無法解決高教科研人才長期薪資待遇較低的問題。

廖俊智建議提高博士生獎補助金,拉近跟業界薪水、國外研究所距離,現職人員薪資也一樣,至少可以拉近跟國外一流大學的距離。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表示,針對博士生的獎補助金,教育部有做一些檢討,看未來能否協助相關預算,並應允張廖萬堅,會在3個月內向立法院提出具體報告。

教育部表示,107年起推動「玉山學者」計畫、彈性薪資、提高教授學術研究加給10%等措施,引導學校以高教深耕經費新聘教師等,玉山學者每年最多500萬元、一次核3年,玉山青年學者每年最多150萬元、一次核5年,107年至111年共聘到202人。

另外,張廖萬堅也關注私校退場造成5年6000名大學教師失業。林騰蛟回應,教育部因應私校退場潮,協助教師轉業,設立媒合平台,有1000人登錄,目前有70人媒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