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1日專電)英國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克恩斯今天說,專制政權與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之間的競爭將決定未來數十年的世界;在逐步淘汰來自中國的軍民兩用和敏感科技方面,越拖延、不作為,後續擺脫依賴的成本就越高。
克恩斯(Alicia Kearns)說,面對專制政權和惡意行為者,不作為和有所作為一樣,都是一種「選擇」,而不作為的代價將比現在即有所作為要大。
她提到,比恐怖份子構成更大安全挑戰的,是行為猶如恐怖份子的國家、以及專制政權日益強勢的作風。雖然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等專制統治者從未掩飾個人野心,但西方世界對自由市場經濟、資本主義、民主治理、立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吸引力深信不疑,導致盲目的樂觀、未意識到這些價值觀本身不足以嚇阻專制統治者。
她舉例,英國直到近兩年才坦承以往試圖拉攏中國領導人的努力,終究是失敗了。她認為,英中關係「黃金年代」的主要錯誤不是英方一廂情願,而是英方未就期待落空提出應變計畫,「這樣的天真態度讓我們處於劣勢」。
克恩斯今天在智庫「政策交流」(Policy Exchange)發表題為「超趕專制統治者、捍衛英國利益」,並回應主持人和聽眾提問。
她指出,目前侵蝕英國安全的有3大威脅:跨越國界的迫害行動、科技威權主義與戰略資源「武器化」,以及多邊組織侵蝕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在國際多邊組織方面,克恩斯說,英國不能讓相關組織成為被專制政權操弄的工具,而如今會有這樣的擔憂,部分是因為英國及其他國家選擇讓步、而不是堅定捍衛這些組織應彰顯的基本原則。她強調,絕不能落入專制體制擁護者的圈套,接受他們將發生在不同領域的正當「防衛」詮釋為「刻意升高局勢」。
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館去年10月爆發外交官對和平抗議的港人暴力相向的事件。克恩斯指出,英方最後未驅逐、也未宣告中方涉案人士為「不受歡迎人物」(persona non grata),這相當於向中共展現英方的軟弱與意志不堅;英國不能自欺欺人認為,言語表述即足以向中方傳達明確、有力的訊息,「若我們欠缺在本國境內捍衛人權的意願,該如何在國際舞台高舉人權價值」。
她並提到,英國至今缺乏有意義的跨部會對中戰略,也欠缺中國事務人才以及對他們的有效運用。
俄羅斯去年2月24日全面侵略烏克蘭,迄今已逾一年。克恩斯說,英、美去年到處向西方盟友示警,但多數盟友被自滿與傲慢蒙蔽,堅信新一波侵略行動不會發生。如今,在如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這樣的國際場合,西方各國領導人不吝於肯定自我並讚嘆烏克蘭的勇氣和毅力驚人。
克恩斯說,烏克蘭人確實很勇敢、為整個歐洲奮戰,但事實上,他們不應該至今仍在浴血戰鬥。為有效自我防衛,反攻必須快速進行,但直到現在,無論是在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歐盟,或者軍援烏克蘭等議題上,各國仍不時猶疑躊躇、採取觀望姿態,甚至已習慣在英國率先行動後、再視情況跟進,這恐怕無助超前獨裁統治者的行動。
克恩斯提到,儘管不能強迫各國在俄烏戰爭中選邊站,她認為,相關主張仍必須被挑戰:事關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國家主權,沒有不選邊站的空間。(編輯:陳正健)1120302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提到,比恐怖份子構成更大安全挑戰的,是行為猶如恐怖份子的國家、以及專制政權日益強勢的作風。雖然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等專制統治者從未掩飾個人野心,但西方世界對自由市場經濟、資本主義、民主治理、立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吸引力深信不疑,導致盲目的樂觀、未意識到這些價值觀本身不足以嚇阻專制統治者。
她舉例,英國直到近兩年才坦承以往試圖拉攏中國領導人的努力,終究是失敗了。她認為,英中關係「黃金年代」的主要錯誤不是英方一廂情願,而是英方未就期待落空提出應變計畫,「這樣的天真態度讓我們處於劣勢」。
克恩斯今天在智庫「政策交流」(Policy Exchange)發表題為「超趕專制統治者、捍衛英國利益」,並回應主持人和聽眾提問。
她指出,目前侵蝕英國安全的有3大威脅:跨越國界的迫害行動、科技威權主義與戰略資源「武器化」,以及多邊組織侵蝕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在國際多邊組織方面,克恩斯說,英國不能讓相關組織成為被專制政權操弄的工具,而如今會有這樣的擔憂,部分是因為英國及其他國家選擇讓步、而不是堅定捍衛這些組織應彰顯的基本原則。她強調,絕不能落入專制體制擁護者的圈套,接受他們將發生在不同領域的正當「防衛」詮釋為「刻意升高局勢」。
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館去年10月爆發外交官對和平抗議的港人暴力相向的事件。克恩斯指出,英方最後未驅逐、也未宣告中方涉案人士為「不受歡迎人物」(persona non grata),這相當於向中共展現英方的軟弱與意志不堅;英國不能自欺欺人認為,言語表述即足以向中方傳達明確、有力的訊息,「若我們欠缺在本國境內捍衛人權的意願,該如何在國際舞台高舉人權價值」。
她並提到,英國至今缺乏有意義的跨部會對中戰略,也欠缺中國事務人才以及對他們的有效運用。
俄羅斯去年2月24日全面侵略烏克蘭,迄今已逾一年。克恩斯說,英、美去年到處向西方盟友示警,但多數盟友被自滿與傲慢蒙蔽,堅信新一波侵略行動不會發生。如今,在如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這樣的國際場合,西方各國領導人不吝於肯定自我並讚嘆烏克蘭的勇氣和毅力驚人。
克恩斯說,烏克蘭人確實很勇敢、為整個歐洲奮戰,但事實上,他們不應該至今仍在浴血戰鬥。為有效自我防衛,反攻必須快速進行,但直到現在,無論是在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歐盟,或者軍援烏克蘭等議題上,各國仍不時猶疑躊躇、採取觀望姿態,甚至已習慣在英國率先行動後、再視情況跟進,這恐怕無助超前獨裁統治者的行動。
克恩斯提到,儘管不能強迫各國在俄烏戰爭中選邊站,她認為,相關主張仍必須被挑戰:事關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國家主權,沒有不選邊站的空間。(編輯:陳正健)11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