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一週年(中央社記者黃雅詩台北23日電)俄烏戰爭明天屆滿一週年,烏克蘭學者認為,台灣制裁俄羅斯、力挺烏克蘭的立場,讓烏克蘭人民衷心感佩,烏國政界、輿論都在熱烈討論「赴台灣設立代表處」,相信烏克蘭政府也已注意到相關討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烏克蘭戰略學者溥猷立(Yurii Poita)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烏克蘭是否跨出在台設立代表處這一步,需經政府評估決定,但若要建立雙方制度性的經貿、科技交流窗口,互設代表處顯然是必要的。

俄羅斯去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外交部去年3月透過賑災基金會發起募款專戶,獲得民眾熱心捐款新台幣9億多元,所募集民間愛心物資也湧入多達582噸用品。台灣善舉在烏克蘭媒體與社群引起注意,獲得廣泛報導與轉發。

外交部長吳釗燮去年5、6月曾分別與烏國哈爾克夫市長布查、東正教大牧首視訊通話,代表台灣直接捐款;去年10月,烏克蘭國會議員盧狄克(Kira Rudik)與民間組織領袖訪台。

相較以往,台烏互動在過去一年明顯升溫。其中,烏克蘭國會扮演重要推手角色,烏克蘭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列日科(Oleksandr Merezhko)去年8月成立友台小組,盼搭起雙邊官方溝通橋梁。

溥猷立認為,烏克蘭國會功能很重要,因已凝聚一群支持深化對台灣經濟、科技、人道合作的聯繫代表,鑑於基輔目前在台未設代表處,台烏現階段主要透過國會議員、地方政府、學者、民間團體溝通;因此,烏克蘭國會對於推動雙邊關係發展,角色相當關鍵。

溥猷立說,烏克蘭媒體、學界專家正在積極討論烏台互設代表處的必要性,部分烏克蘭議員也已表態支持;他認為,烏克蘭政府應已關注到這些聲浪,也開始著手評估烏台經濟、科技領域的發展前景,並將根據研究結果,決定是否在台開設代表處。

溥猷立坦言,烏克蘭的外交政策較保守,改變現有作法的速度較慢,加上烏克蘭尚非歐盟、北約成員,因此高度依賴中國作為俄羅斯的替代品;但在烏克蘭融入歐盟與北約後,烏國可能會呼應這些組織的戰略來調整作法,其中也包括調整對台關係。

溥猷立說,台灣對俄羅斯野蠻侵略烏克蘭採取明確反對立場,並積極給予烏國人道援助,這對台灣在烏克蘭社會的形象有非常正面影響;他認為,為增進雙邊關係,除推動設立官方代表處,也應多管齊下,加強烏台兩國間的媒體、學術、科技、商業等交流。

溥猷立表示,加強烏台各領域互動,將有助增進相互理解,建立人與人、企業與企業間的聯繫,並為日後推展烏台相關計畫培育必要專才。

溥猷立指出,另一拓展烏台關係方式,是透過其他理念相近國家建立溝通管道,此方法的優勢是能共享經驗、專業知識和聯繫人脈,例如捷克作為在亞洲非常活躍的國家,可幫助烏克蘭與台灣建立商業聯繫,美國則可提供技術專長面的協助。

溥猷立認為,烏台有必要透過與其他國家合作,舉辦更多烏克蘭、歐盟國家和台灣都共同參與的論壇,增進彼此交流機會。(編輯:林克倫)1120223

更多「俄烏戰爭一年」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