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中國在全球前三十大貨櫃港口排名,曾以上海為首佔據榜單中10個名次。但在經歷三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後,出口貨物量銳減,上海、廣東等地的港口堆滿了空貨櫃箱,在西方國家將供應鏈轉移至東南亞和印度的情況下,許多中國商人埋怨接不到外貿訂單,還有網友酸「終於與西方脫鉤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去年國際航運諮詢分析機構Alphaliner公布2021年貨櫃箱吞吐量排名前30名榜單,據公布的數據統計,貨櫃箱排名前三名分別為上海港、新加坡港、寧波舟山。而中國入圍前30名有還有深圳港(4)、廣州港(5)、青島港(6)、天津港(8)、香港港(10)等。但是短短兩年的時間,中國外貿出口情況大翻轉。

報導稱,上海、寧波北侖港一片冷清,貨櫃車司機和員工幾乎消失。在廣東深圳一名做外貿生意的業者表示,受到美中關係和疫情封控措施影響,產業鏈已經從中國轉移到東亞地區。

該名業者進一步稱「外貿生意在大轉向,外商訂單都取消了。人家的訂單去了越南、印尼還有泰國,直接在那邊下單了,產業鏈移到東南亞。這樣一來,貨櫃運輸也就不行了,所以外貿公司要想其他辦法。」

目前中國多地港口空箱堆積如山。《財新網》14日報導中,一名上海港碼頭操作人員表示,「碼頭的空箱都堆滿了,現在很多都堆到太倉去,這種景象很多年沒見過了。」報導稱,不僅是上海,空箱堆積如山的現象正在廣州等全中國各大港口上演。

有網友大酸「真好!咱們終於跟西方脫鉤了!」、「西方慢慢將供應鏈轉移到東南亞和印度,中國加入WTO的紅利吃了20年也快結束了。」還有網友表示,「只會報導歐美失業率、罷工、治安問題物價上漲,反正歐美人水深火熱。一個碼頭的空箱數量足以說明我們的問題。」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指出,在浙江、江蘇沿海地區,大部分企業是仰賴外貿出口生存,但疫情清零政策給企業經營造成的損傷開始浮現。有許多大型企業紛紛裁員,小型企業倒閉。江蘇一名商人表示,「去年虧損幾十萬,去年還有幾百萬的庫存貨,不知道怎麼處理。對企業來講,這時候的危機、困難還剛剛開始。往年招工很難,今年找工作的人很多」

有民眾表示,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政策是政治上要聽黨的話,經濟上卻要自生自滅,「作為私營企業、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反正屬於非公有經濟,他們公有制企業把經濟抓在手裡獲得壟斷地位,在經濟上這樣搞的話,完全是在開歷史倒車。

報導指出,中國碼頭貨櫃空箱問題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經出現,去年12月5日,中國港口協會官網發布港口生產運行監測與分析報告稱,八大樞紐港貨櫃箱外貿重箱(指已裝貨的箱子)11月吞吐量同比下降9.7%,外貿空箱同比增加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