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延燒三年,並出現各各種不同變異株,不僅削弱疫苗效力,更讓全球疫情遲遲未平息。繼早前的新變種病毒XBB.1.5後,近日又有最新的Omicron變異株「CH.1.1」,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監測名單,並被命名為「Orthrus」。目前對CH.1.1的了解還不多,但初步研究顯示,CH.1.1不僅有高度傳染性外,也具備疫苗免疫逃脫能力,還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更嚴重的症狀。
綜合外媒報導,CH.1.1是Omicron變異株BA.2.75的一個分支,最早於去年秋季在東南亞地區被發現,澳洲病毒專家哈尼(Mike Honey)將它命名為Orthrus(希臘神話中的雙頭犬),但目前外界對於這個變異株了解甚少。根據新冠肺炎訊息資源庫outbreak.info網站的數據,自去年11月開始,CH.1.1在全球的確診比例持續上升,目前佔全球每日檢測樣本的約10%。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布論文稱,目前在紐西蘭部分地區有約三分之一的感染是由CH.1.1引起,在英國、香港、巴布亞新幾內亞約佔4分之1左右。令人注意的是,雖然在中國流行的病毒株主要是BF.7和BA.5.2,但中國官方從2022年12月25日到2023年1月5日公布的基因測序結果中,也發現了3例CH.1.1感染病例。
論文指出,CH.1.1在S蛋白中發現了一種名為L452R的突變。由於這種突變在過去不會出現在Omicron已知其他變種,但曾在Delta變異株中出現過,因此令人十分擔憂。另外,CH.1.1也更容易與ACE2受體結合,有可能覆蓋由先前感染或接種疫苗產生的部分抗體,從而產生更強的免疫逃避,並導致更嚴重的病症。
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初代的新冠疫苗對於新變異株的保護力正在減弱,雖然二價疫苗仍具有較好的抵禦能力,但對於CH.1.1的保護並不如對XBB和BQ.1.1等其他變體。論文提到,雖然CH.1.1並非Delta和Omicron的重組體或組合,但它是「趨同演化」的一個主要例子,這代表CH.1.1可能會在傳播性、致病性這些領域超越其他Omicon毒株。
雖然目前CH.1.1、XBB.1.5和 CA.3.1等亞型變異株均在全球範圍內成比例增長,但傳染病專家認為不能排除最新的病毒株引發另一波新冠感染潮流及導致住院病例上升的可能性。
瑞士巴塞爾大學計算生物學家羅默(Cornelius Romer)上週在報告中指出,CH.1.1值得關注,它和XBB.1.5一樣具有高度的傳播性,大約每2周左右感染水平就會翻倍。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一份報告中指出,CH.1.1病毒變體是世衛組織監測的病毒之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布論文稱,目前在紐西蘭部分地區有約三分之一的感染是由CH.1.1引起,在英國、香港、巴布亞新幾內亞約佔4分之1左右。令人注意的是,雖然在中國流行的病毒株主要是BF.7和BA.5.2,但中國官方從2022年12月25日到2023年1月5日公布的基因測序結果中,也發現了3例CH.1.1感染病例。
論文指出,CH.1.1在S蛋白中發現了一種名為L452R的突變。由於這種突變在過去不會出現在Omicron已知其他變種,但曾在Delta變異株中出現過,因此令人十分擔憂。另外,CH.1.1也更容易與ACE2受體結合,有可能覆蓋由先前感染或接種疫苗產生的部分抗體,從而產生更強的免疫逃避,並導致更嚴重的病症。
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初代的新冠疫苗對於新變異株的保護力正在減弱,雖然二價疫苗仍具有較好的抵禦能力,但對於CH.1.1的保護並不如對XBB和BQ.1.1等其他變體。論文提到,雖然CH.1.1並非Delta和Omicron的重組體或組合,但它是「趨同演化」的一個主要例子,這代表CH.1.1可能會在傳播性、致病性這些領域超越其他Omicon毒株。
雖然目前CH.1.1、XBB.1.5和 CA.3.1等亞型變異株均在全球範圍內成比例增長,但傳染病專家認為不能排除最新的病毒株引發另一波新冠感染潮流及導致住院病例上升的可能性。
瑞士巴塞爾大學計算生物學家羅默(Cornelius Romer)上週在報告中指出,CH.1.1值得關注,它和XBB.1.5一樣具有高度的傳播性,大約每2周左右感染水平就會翻倍。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一份報告中指出,CH.1.1病毒變體是世衛組織監測的病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