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培幼會與國際婦產醫學聯盟統計,全球有8億人正經歷嚴重的月經貧窮。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全球失業率提高、收入減少、出門採購不易、物資補助減少、生理用品更難取得,導致月經貧窮狀況更加嚴重。不過蘇格蘭在2022年8月讓《生理用品免費法案》正式上路,成為全世界第一一個全境免費提供月經用品的國家,也象徵著全球消除月經貧困運動的里程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蘇格蘭早在2017年7月就投入4萬2500英鎊,在亞伯丁(Aberdeen)學校和食物銀行等地試行,為無力負擔開銷的女性提供免費的生理用品,後續在2020年10月時,《校園生理用品條例》生效,各地政府為各級學校提供預算,予以向學生提供免費生理用品。

蘇格蘭不斷將免費生理用品提供範圍擴大,從部分地區到全國學校,一直到2022年8月15日,《生理用品免費法案》正式上路後,在學校提供生理用品的基礎上,範圍擴大到包括餐廳、酒吧、俱樂部、表演藝術廳等公共場所,都能免費提供生理用品,讓蘇格蘭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全境免費提供生理用品的國家。根據蘇格蘭政府公告,各地市議會與教育場所將依法向所有需要的人提供衛生棉、棉條、月亮杯等月經用品。

蘇格蘭政府更與社會企業合作,推出「PickupMyPeriod」應用程式App,幫助有需要的蘇格蘭居民找到離自己最近的生理用品發放點。另外為了消除月經污名化,蘇格蘭政府不僅為學校健康教育課程增加資源,也將為教育網站提供資金,增加工作場所雇主接受「月經平等教育」。

蘇格蘭社會正義部長羅比森(Shona Robison)在法案通過的當天表示,「免費提供生理期用品是平等與尊嚴的基礎。」羅比森表示自2018年以來,蘇格蘭便採取了開創性的行動,為所有學校、學院和大學的學生提供免費生理產品。她強調,「我們為成為世界上第1個採取這種行動的地區而感到自豪。」

▲圖為2019年非營利組織在美國國會大廈示威,呼籲當局正視月經貧窮問題,並取消生理用品的稅。(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圖為2019年非營利組織在美國國會大廈示威,呼籲當局正視月經貧窮問題,並取消生理用品的稅。(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蘇格蘭創下免費提供生理用品先例,但也有部分國家是採取將生理用品減稅免稅,藉此減輕女性開銷負擔。許多歐美國家之所以推動免稅,是因為大部分生理用品在該國並未被歸類在「生活必需品」中,因而被徵收高額稅率,其中歐盟自2001年以來,就將生理產品視為非必需品,要求成員國對其徵收5%的增值稅(VAT)。

英國早在2000年的時候就有國會議會提出減低月經稅,然而當時因為礙於歐盟的限制,只能降到最低稅收,但在脫歐之後,英國隨即於2021年1月全面免除月經稅。除此之外,包括美國的12個州,以及加拿大、澳洲、印度、哥倫比亞、馬來西亞等國,也降低或取消向生理用品徵稅。

「月經稅」(Tampon tax)指的是針對經期生理用品,包含衛生棉、衛生棉條、月經杯等產品課徵營業稅、商品增值稅或其他稅收。之所以引起爭議是因為生理用品不像衛生紙、個人醫療用品、生活必需雜物(Basic and unavoidable necessities),被列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免稅商品中,而是被列入奢侈稅。

因為每個國家課徵的稅收比例不一,生理用品價格居高不下,也讓女性必須花更多額外的錢來添購產品,也因此掀起爭議,其中德國的「月經書」(The Tampon Book),便是對抗月經稅的例子之一。

由於在2020年初之前,德國向生理用品課徵19%的稅率,但在德國,魚子醬、松露等高級食材僅課徵7%稅率,書籍等出版商品也是課徵7%的營業稅。於是德國一間電商網站「女性公司」(The Female Company)便想出了「避稅」方式,出版了一本副標題為「一本抗議稅率不公的書」(A book against tax discrimination)的書籍,裡面有46頁的插圖與文字講述月經相關知識,並且「附贈」15根衛生棉條一起販售。

這本「月經書」在首刷第一天完售,二刷一個禮拜內賣光,就連德國最大的連鎖藥妝店dm也同步販售,最終在兩個月內賣出超過1萬本,成為了德國民間對月經稅另類的抗議方式。

紐西蘭則採取與台灣類似的方式。多年來紐國學校校長與團體指出,部分女學生因為無法負擔生理用品,因此蹺課。紐西蘭奧塔哥大學(Otago University)研究發現,那些經歷過「月經貧窮」的女孩將面臨健康、情緒發展、教育、職涯前景的終身影響。

為了讓無力負擔生理用品費用的學生不必再為此逃學,紐西蘭政府並決定自2021年6月起在各級學校為學生提供免類生理用品。紐西蘭總理阿爾登表示,希望在實施完這項計畫後能提升出席率,創造更好的讀書環境,同時也改善學生行為,減少因為生理期失學的學生,並透過這項計畫減輕學生的家庭經濟負擔。

紐西蘭政府在2020年時,先在15間學校試行免費提供生理用品計畫,過程中也發現處理月經議題時出現許多問題,包括尷尬、污名、缺課、不知如何使用生理產品等。紐西蘭婦女部長、副教育部長蒂內堤(Jan Tinetti)指出,除了生理用品外,學生希望獲得更多關於經期的資訊。

另外在新冠肺炎疫情擴大後,日本政府為了協助陷入貧困、孤獨的女性,也在2021年撥款13.5億日圓(約台幣3.6億元),像無力購買生理用品、陷入月經貧窮的生理女性提供生理用品。

▲各國消弭月經貧窮的作法。(圖/NOWnews製圖)
▲各國消弭月經貧窮的作法。(圖/NOWnews製圖)
去年11月曾因「校園檢查月經」事件而引發爭議的馬來西亞,近來也在第一位女性衛生部長長扎麗哈(Zaliha Mustafa)的帶領之下,從衛生部的行政大樓開始免費提供生理用品,希望能讓中央作為示範指標,來尋求機會拓展發放範圍、實質消除馬來西亞月經貧窮的情況。

綜觀下來可以發現,月經貧窮的狀況並不分窮國富國,已經成為全球的議題,不過其他國家的做法能不能套用到自己的國家上,可能仍得多加思考。台大醫學系教授黃韻如表示,連台灣跟南亞、印度的脈絡都不太相同,想要對包括月經貧窮、月經污名化等狀況進行了解,就必須進入每一個文化脈絡去探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