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正在研議中小學納心理健康假,針對學校、家長擔憂學生可能濫用、被標籤化、請假在家更危險等問題,台師大心輔系教授王麗斐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指出,社會應先建構友善環境,正向看待心理健康議題;再來學校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教導學生覺察自身情緒與心理健康狀態,知道什麼時候需要請假;當請假無法解決問題後,學校輔導資源要進來。她強調,若沒有這些配套就匆促上路,恐怕會讓心理健康假徒具形式,有需要的學生反而不敢請。
王麗斐表示,「心理健康假」是一個很新的概念,她很肯定兒少藉此提案,盼強化心理健康的照護、消除國人對於「心理狀態」污名的良善用意。兒少對心理健康狀態的覺察很重要,就像感冒初期對不舒服狀況的覺察,此時若能多喝水、吃維他命C、睡一覺,「心情感冒」就會很快復原。不過她也聽到一些學生對心理健康假的擔心,例如怕被標籤化、被誤解抗壓性差,或有教師擔憂學生濫用假、逃避等,這些都需要配套措施。
王麗斐指出,在短期目標上,學校應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從發展性輔導,培養學生對自身情緒與心理狀態的覺察能力、學習自我情緒照顧的方法,如找同學或老師聊聊、聽音樂、做運動等,當這些方法都不管用、或想一個人冷靜下來,此時請心理健康假,較能發揮實質效果。「總之,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要,要讓學生了解在什麼時候、什麼狀態下,需要請這個假,並認知到請心理健康假只是自我照顧的其中一種方法。」
除了教導學生對自身心理健康的覺察,王麗斐認為,建立對心理健康友善與正面支持的環境也同樣重要,如此才能降低使用這個假別的負面標籤化問題。這部分需透過強化家長、教師的心理健康概念做起,如此才能在學生提出請假需求時,給予適切的協助與引導,並減少以抗壓性低、想偷懶等說法,所造成的二次傷害。
當透過教育,培養兒少對自我心理狀態的覺察能力,知道請假的適當時機,再加上教師能以關懷取代責備、家長提供支持等,也就是社會觀念能以正向、積極看待心理健康議題時,此時「心理健康假」上路,才不會引起不必要反彈、或被汙名化等,但這些前置作業、配套措施需要時間好好建構。
一旦友善環境建立,學生能以健康態度看待心理健康假,並能及時覺察心理狀態,就中期目標而言,此時透過立法推動,研議配套措施與相關實施辦法,導入關懷輔導機制,就能水到渠成。王麗斐舉例,當學生持續請了幾次心理健康假,除了他自己可以有所覺察,主動去學校輔導室尋求資源,或利用社區的心理師資源外,學校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請假次數,注意與主動關懷,提早協助學生找到更好的方法,來面對心理健康問題。日積月累後,就能朝長期目標發展,全面落實國人心理健康層面照護。
王麗斐肯定心理健康假提案,但也提醒,當社會觀念還未普及、學生還未學會照顧自己心理的概念與方法前,就直接立法、推行心理健康假,可能會讓這個假「懸而不用」,讓真正有需要的孩子不敢請,而失掉美意。
她說,未來還是需要有心理健康假,但不會是現在馬上推行,就像女生請生理假在現代是很自然的事情,就是因為先前的健康教育做得好、大家了解女性身體狀態,這個概念才被接納,而心理議題尤其敏感,貿然推出心理假,可能會讓這個假更不好用。
另外,針對大學端稱為「心理不適假」、教育部目前研議改為「身心調適假」。她認為,若要凸顯這個假別的自主性、覺察性跟正向積極的意涵,以「心理健康假」稱呼,更為貼近,因為請「心理健康」假是為了讓自己的心理更健康,而不只是消除短暫的「心理不適」而已。
最後,她強調,「心理健康假」是在學生能夠覺察自我的心理與情緒狀態,自主決定照顧自己所請的假別;這不只是個人請假,必要時,也需要周圍的人給予幫忙與支持;因此,教師、家長了解請假概念與意義,才能讓「心理健康假」發揮更大的效益,讓學生的心理更健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麗斐指出,在短期目標上,學校應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從發展性輔導,培養學生對自身情緒與心理狀態的覺察能力、學習自我情緒照顧的方法,如找同學或老師聊聊、聽音樂、做運動等,當這些方法都不管用、或想一個人冷靜下來,此時請心理健康假,較能發揮實質效果。「總之,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要,要讓學生了解在什麼時候、什麼狀態下,需要請這個假,並認知到請心理健康假只是自我照顧的其中一種方法。」
除了教導學生對自身心理健康的覺察,王麗斐認為,建立對心理健康友善與正面支持的環境也同樣重要,如此才能降低使用這個假別的負面標籤化問題。這部分需透過強化家長、教師的心理健康概念做起,如此才能在學生提出請假需求時,給予適切的協助與引導,並減少以抗壓性低、想偷懶等說法,所造成的二次傷害。
當透過教育,培養兒少對自我心理狀態的覺察能力,知道請假的適當時機,再加上教師能以關懷取代責備、家長提供支持等,也就是社會觀念能以正向、積極看待心理健康議題時,此時「心理健康假」上路,才不會引起不必要反彈、或被汙名化等,但這些前置作業、配套措施需要時間好好建構。
一旦友善環境建立,學生能以健康態度看待心理健康假,並能及時覺察心理狀態,就中期目標而言,此時透過立法推動,研議配套措施與相關實施辦法,導入關懷輔導機制,就能水到渠成。王麗斐舉例,當學生持續請了幾次心理健康假,除了他自己可以有所覺察,主動去學校輔導室尋求資源,或利用社區的心理師資源外,學校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請假次數,注意與主動關懷,提早協助學生找到更好的方法,來面對心理健康問題。日積月累後,就能朝長期目標發展,全面落實國人心理健康層面照護。
王麗斐肯定心理健康假提案,但也提醒,當社會觀念還未普及、學生還未學會照顧自己心理的概念與方法前,就直接立法、推行心理健康假,可能會讓這個假「懸而不用」,讓真正有需要的孩子不敢請,而失掉美意。
她說,未來還是需要有心理健康假,但不會是現在馬上推行,就像女生請生理假在現代是很自然的事情,就是因為先前的健康教育做得好、大家了解女性身體狀態,這個概念才被接納,而心理議題尤其敏感,貿然推出心理假,可能會讓這個假更不好用。
另外,針對大學端稱為「心理不適假」、教育部目前研議改為「身心調適假」。她認為,若要凸顯這個假別的自主性、覺察性跟正向積極的意涵,以「心理健康假」稱呼,更為貼近,因為請「心理健康」假是為了讓自己的心理更健康,而不只是消除短暫的「心理不適」而已。
最後,她強調,「心理健康假」是在學生能夠覺察自我的心理與情緒狀態,自主決定照顧自己所請的假別;這不只是個人請假,必要時,也需要周圍的人給予幫忙與支持;因此,教師、家長了解請假概念與意義,才能讓「心理健康假」發揮更大的效益,讓學生的心理更健康。
更多「心理健康假」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