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兒權小組兒少委員、台南二中學生梁朝勛前年底首次拋出「心理健康假」的構想,並在去年於行政院兒權小組再次提案,政院要求教育部研議准假準則,國教署已委託研究計畫、召開專家諮詢會議等。梁朝勛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目前傾向以「身心調適假」稱之,主要想讓兒少覺察心理狀況、針對一般學生想「喘口氣」時使用,當然也有預防作用,學校端可觀察學生請假達一定次數,適時引進輔導機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依據2022年9月2日召開的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第1次定期會決議「於1個月內簽報期程規劃」,包括以2個月的時間,委託相關假別研議計畫及召開諮詢會議研擬草案;2個月分區徵詢意見會議;3個月與各地方政府研商等後續相關事宜(視實際溝通情形增減)。教育部已辦理「研議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身心調適請假別及相關配套措施實施計畫」委託研究案,刻正蒐整專家學者、地方政府、相關團體代表、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兒少代表及學校實務意見,並持續研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具體可行措施,以利在校園推動上,更能符合學校及學生需求。

梁朝勛說,目前正在進行內部諮詢會議,為免貼標籤,大家共識改為「身心調適假」,並訂定請假條件與配套措施,等到細節共識出來,才會辦公開座談,徵詢大眾意見。

依據教育部統計,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輔導議題以情緒困擾、人際困擾、家庭困擾、學習困擾者為多。

高雄市中正高工輔導主任卓耕宇指出,以高雄市統計來看,中小學生以人際、家庭還有情緒困擾,這3大議題為主;以他的輔導經驗,則多處理人際(包括同儕、戀愛、師生關係等)、學習、家庭等議題,但都反映到家庭關係,如家人要求學業成績、兒少自主性小、處處受限等。

卓耕宇說,中小學生有醫生證明,須請長假,都用個案處理,將會商學科教師、家長、輔導教師、生輔組等,以病假方式處理,輔以彈性成績評量,嚴重者會轉介學諮中心、心理師追蹤輔導。 

梁朝勛說,自己從國中開始意識到身邊朋友有情緒障礙,進入學校就壓力很大,希望偶爾能有一天好好放鬆,就會請事假,自己也曾在國三請事假,讀書或出去走走,但請「事假」會影響成績評量及畢業資格等,「病假」又必須提出醫生證明,直到看到美國青少年「心理假」政策,才想在台灣推動這個假。

梁朝勛表示,在心裡議題上,現行針對有憂鬱症或相關精神疾病確診,有醫生證明者,都能以病假或個案處理,提出「身心調適假」其實是給一般學生使用,就像大人有特休一樣,當學生覺得壓力大,想要有放鬆的時光,就能請假,因此「身心調適假」無需檢附就醫證明,並比照病假、生理假,不列入平常出缺勤和學業成績;至於重大考試是否能請假,內部會議正在討論中;為避免濫用,內部會議也正在討論請假次數上限,如每學期只能幾天、幾節課等,如何界定都還在研議中。

他強調,「心理不適」通常為一種因「環境」造成的狀態改變,不應以「疾病」直接論定,因此不希望將「身心調適假」直接歸類在「病假」範疇,擔憂會有污名化疑虞,另外,病假需檢附就醫證明,造成「尚未」嚴重至需要就診,但有心理不適狀態的兒少需求難以顧及。

梁朝勛說,小時候身體不舒服,想休息,父母多能理解、幫兒少請假,但高中面對升學壓力,父母、教師會擔心學習狀況、質疑兒少想偷懶,會建議在學習中間找到紓壓方法,但有時候兒少就只是想休息一下,不想被打擾,也不想讓「大人們」有過多的介入,因此希望高中生能有更多自主權,不須家長、學校同意,就能請「身心調適假」,家長、學校「知情」即可,兩者是提供兒少資源與支持的角色,國中小則需要取得家長、學校同意。

提出「身心調適假」這個概念,是希望消除國人對於「心理狀態」的污名、單一歸因或病理化,更細緻的考慮「個體」需求;兒少也能自主「察覺」與「調適」情緒和壓力,並「知情」輔導諮商資源;校方也能藉由請假紀錄找到需要介入關心的潛在對象,但掌握不一定要介入,學生請假次數越多,也不代表就有問題,介入輔導還是要尊重學生的自主權。

梁朝勛認為,在諮輔資源不足的情況下,若心理調適能被視作一種正當的請假事由,就現實層面而言,這些喘不過氣的學生們便能得到空間與時間休息,避免情況惡化;盼拋出「身心調適假」,喚醒大眾對心理健康議題的討論與重視,一般學生不想被輔導介入,想請假放鬆,調適自己,可以被正常看待,若有更深的困擾,也能被學校接住。

因此,梁朝勛建議,施行「初期」若擔憂主責出缺勤系統登錄或核定的學務處、導師尚未具備心理假相關知能,成為學生請假阻力,建議政府事先整備各式宣導措施,提供各校使用,讓導師在初級輔導角色更為彰顯。

他說,過去社會對於「性平」的立論拉扯,最終肯認女性於生理時的「狀態」,成功修法在性別平等工作法中納入「生理假」,為勞工提出需求,制度與意識再從職場深入到各校,成為大眾熟悉的日常,期待未來有一天「身心調適假」能像「生理假」一樣,被大家視為很正常的假別,社會也能正視每個人都有身心調適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