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即將進入尾聲,回顧今年一整年,文化、教育發生諸多大事,從年初踢爆外籍生淪血汗黑工、年中大學考招新制變革,再到年底的故宮摔破文物、大選前後政壇洗學歷風波,《NOWnews今日新聞》將帶領大家一起盤點今年發生的十大文教新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件一:政治人物論文門連環爆、洗學歷歪風

今年九合一大選前,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在參選桃園市長期間,論文遭雙殺,在國立台灣大學、中華大學取得的2個碩士論文均被審定為抄襲,碩士學位被校方撤銷,隨後退出參選,卻也引爆台大國發所指導教授、現任國安局長陳明通一魚9吃、20吃,宛如論文工廠的爭議。民眾黨前立委蔡璧如、民進黨立委蔡適應等,也在大選期間被爆論文抄襲,分別是碩士、博士學位遭撤銷,蔡壁如辭立委;選後再爆出桃園市長鄭文燦於台大國發所論文認定抄襲,被撤銷碩士學位。今年選舉前後正壇論文門連環爆,也引發社會對政治人物洗學歷歪風的討論,教育部將在明年1月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商議碩博士論文改進方案。

事件二:故宮摔破文物 淪國際醜聞

國立故宮博物院10月被踢爆,珍藏在清、明年間的瓷器被摔破,且高層下令掩蓋此事,故宮才出面說明共3件文物破損的經過,「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清 康熙款 暗龍白裏小黃瓷碗」在故宮人員打開時即發現破損、「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則是故宮人員疏忽,導致掉落破損。故宮3文物破損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也陷入儲存方式不當、人為疏失摔破、被動對外公布等爭議,顯示國家級博物館的SOP漏洞百出,事後故宮公布歷年來瓷器有359件修復紀錄,承諾改善管理措施等。

▲故宮人員在整理文物時疏忽,導致「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掉落破損。(圖/故宮提供)
▲故宮人員在整理文物時疏忽,導致「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掉落破損。(圖/故宮提供)
事件三:華視「跑馬燈之亂」、公視第7屆董事會終於組成

華視自4月20日,新聞跑馬燈快訊誤報「新北市遭共軍導彈擊中」,引起全台關注,隔天又出現「大屯火山爆發岩漿滾滾而下」、「台北凌晨下起拳頭大冰雹」、「巴士海峽發現石油」等錯誤訊息;後續又將副總統陳建仁的頭銜誤植為「美副總統」、將總統蔡英文誤植為「蔡EE」,一個月內連續出包7次,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華視代總經理陳雅琳也因此請辭。華視頻出包扯出公廣集團治理爭議,促使延宕900多天的第7屆公視董監事終於組成,選出董事長胡元輝,並兼任華視董事長。

事件四:校園防疫新制變變變 上演九宮格之亂

今年新冠疫情未歇,教育部隨防疫政策轉向「共存」,不斷修改停課標準,在4月12日改以「班級」為單位,1/3以上班級或10個以上班級停課才需全校停課,引發爭議後,5月8日起又調整校園防疫措施,國、高中取消全班性停課,僅匡列確診者附近九宮格學生,實施3天防疫假。九宮格停課新制惹議,台灣青年民主協會在CROSSROAD跨世代倡議平台上發起千人連署反對,雙北、台中等多的縣市也不甩中央規定,後續教育部回應,「九宮格匡列僅參考」,已授權學校彈性處理。

事件五:日本橘高來台校國慶表演 掀起橘色旋風

文化總會10月邀請日本京都橘高等學校吹奏樂部來台,在今年國慶大會上演出,是國慶首次邀請百人陣仗的外國團體演出,10月5日抵台後在國內掀起「橘色旋風」,與台灣的北一女中、曉明女中交流,以及在練習之餘參觀台北101、總統府、國慶光雕,所到之處都吸引媒體爭相報導,連最想吃鹹酥雞、珍奶、麥當勞等花絮都引發網友討論。在國慶大會上,邊演奏電玩樂曲「超級瑪利歐兄弟」,邊隨樂音節奏做出「瑪利歐跳」,高水準演出震撼全場,網路直播吸引破百萬觀眾觀看,是國慶最受歡迎片段。

▲ 日本京都橘高校吹奏部來台慶祝中華民國生日,也象徵台日友好的誠摯情誼。(圖/記者葉政勳攝,2022.10.10)
▲ 日本京都橘高校吹奏部來台慶祝中華民國生日,也象徵台日友好的誠摯情誼。(圖/記者葉政勳攝,2022.10.10)
事件六:私校退場條例通過 多校退場、列專輔

延宕5年的《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4月22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成立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基金,解決學校籌措資金的困境,並制定教職員工慰助金,以及私校財產歸屬等規範;該條例還建立專案輔導學校監督機制,包括公開專輔學校名單,將3年改善期間縮短為2年,逾期未改善命停招及停辦等。教育部9月起召開私校退場審議會,至今已公布大專7校、高中職7校專輔名單,和春技術學院、中州科大、台灣首府大學等將於明年停辦,以及多個已停辦學校依規定解散。

事件七:中小學廢除早自習、校服繡姓名規定

今年9月新學期,中小學早自習新制上路,高中職每週最多只能舉行一次朝會,朝會未到不能記警告;朝會以外其他時間,學生在第一節課前到校即可;早自習不得考試,不得列入出缺席。國中小則是第一節課前、課後輔導時段不得考試。另外,教育部發函中小學,9月起學校不該強制學生在校服上繡名字,應尊重學生個人意願且不應有性別差異。

事件八:111考招新制登場 首屆分科測驗上路

為配合108課綱實施,考招制度也有新變革,「新型學測」將數學分為數A、數B考科;原先7月的指考改為「分科測驗」,首度不考國、英、數乙,考科從指考的10科減為7科,考試時間由原本的3天縮短為2天;申請入學首度參採「學習歷程檔案」,都是今年備受矚目的變革。受考招新制影響和少子化衝擊,今年參與分發學生數大減,缺額1.4萬創新高,有51校未招滿,文化大學招生缺額達2378個全台最多,頂大如清大、台師大也罕見出現缺額,備受關注。

▲《大學法》自2005年修正以來,本會期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共識通過審查。臺灣學生聯合會今(27)日於立院外號召學生自治代表施壓。(圖/記者王嘉鴻攝,2022.05.27)
▲台灣學生聯合會召開記者會,呼籲立法院會增列「大學法」修正案。(圖/記者王嘉鴻攝,2022.05.27)
事件九:大學法修法急轉彎 增學生代表受阻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5月通過「大學法」修正草案,擬將校務會議中學生代表比率從現行的至少1/10提高至1/5,預計送院會處理,隨即引發公私立大學校長群起反彈,認為此舉壓縮其他代表比例,呼籲暫緩修法。台灣學生聯合會後續召開記者會,呼籲立法院會增列「大學法」修正案,但最終仍未排進院會,相關修法得重頭來過。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教育部將提出行政院版,目標下會期送進立法院。

事件十:外籍生淪血汗黑工 凸顯少子化、退場議題

近年私校頻傳違法透過仲介招外籍生到台灣假留學、打黑工,敲響退場警鐘,今年初媒體踢爆中州科技大學涉嫌以高額獎學金吸引烏干達學生來台就讀,但獎學金跳票,10多名學生被迫前往食品廠,超時工作清償來台所付債務,淪為血汗黑工,被教育部勒令自111學年度起全面停招。立委范雲5月再揭露,接獲高苑科技大學菲律賓學生陳情,在工廠從事無關學業的勞力活,一週工作40小時,校方還指導學生對外宣稱只有20小時,遭教育部勒令自111學年度起全面停招境外生,並列重大行政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