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與跨單位團隊共同努力下,今年十月有「鯨人發現」:團隊超過90天的密集挖掘,終於在恆春頭溝發掘出一具距今約8萬5千年、全長超過15公尺、完整度高達70%以上的鯨魚化石標本,是目前臺灣發現最大、最完整的鯨魚化石,已安全運回館內,此項發現有助於了解從古至今臺灣的生態環境變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顧這次挖掘發現歷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楊子睿博士分享,一開始是化石愛好者Youtuber「方塊酥」(周文博),與化石蒐藏家張玉穆在屏東恆春頭溝發現鯨魚骨骼殘骸。接獲此消息後,楊博士團隊實地前往考察,赫然發現4根突出地表的肋骨,經初步挖掘發現地底應有大量骨骼密集埋藏。

▲科博館等挖掘團隊歷經超過90天的密集挖掘,終於在10月將整具化石骨骼帶出地表。(圖/科博館提供)
▲科博館等挖掘團隊歷經超過90天的密集挖掘,終於在10月將整具化石骨骼帶出地表。(圖/科博館提供)
        楊子睿博士團隊隨即整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德國巴伐利亞動物學蒐藏中心、全臺6所大學、1所高中共22名學生及民間古生物修復團隊加入,歷經超過90天的密集挖掘工作,終於在10月將整具化石骨骼帶出地表,讓它從燠熱潮濕的泥地中重見天日。

        科博館生物學組姚秋如博士投身鯨豚研究多年,她表示,鯨魚化石的挖掘和研究需具備地質專業,還得與現生物種比對,著重跨領域的合作。此具鯨魚化石標本全長逾15公尺,肩胛骨、上下顎骨、連續出現的尾椎皆保存極佳;頭骨雖僅保存後側,但仍算完整。藉由化石形態初步推測,這具鯨魚化石可能是距今約8萬5千年(晚更新世)的鬚鯨化石,不過尚需進一步清修才能得知更準確的物種訊息。參考現生資料,多種鬚鯨科(Balaenopteridae)大型種類曾在臺灣沿海有擱淺紀錄,可做為比對參考依據。

▲在恆春頭溝發掘出一具距今約8萬5千年、全長超過15公尺、完整度高達70%以上的鯨魚化石標本,(圖/科博館提供)
▲在恆春頭溝發掘出一具距今約8萬5千年、全長超過15公尺、完整度高達70%以上的鯨魚化石標本,(圖/科博館提供)
   楊子睿博士說,臺灣位處板塊邊界,地殼抬升迅速且沉積速率極快,在時空環境配合下,有機會完美保存大型生物標本。恆春鯨魚谷地質環境看來像是潟湖,屬於鯨豚喜愛的棲地類型;而臺灣以南與菲律賓北邊的熱帶海域,數十年前仍有商業捕鯨作業,顯示這塊海域很可能是鯨豚重要覓食區或繁殖場。以此推論,或許這代表過去10萬年以來,臺灣南部一直是大型鯨類的活動場域。


此次也與Youtuber方塊酥合作,逐步揭露古生物學家在野外挖掘的實況,詳情請見影片連結:http://bit.ly/3OBdnEO

★科博館新聞稿雲端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OUNkoMsvPHAdVGZMvr_DYGLf4DSA-6q0?usp=share_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