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12月起開放戶外口罩管制,民眾在戶外可以不用戴口罩,雖然這項政策是後疫情時代回歸正常生活的趨勢,不過隨著聖誕節、尾牙、跨年、農曆新年等活動將至,不免讓人擔心是否讓疫情伺機再起,而針對所謂的「半開放空間」如何界定是戶外還是室內也有諸多疑問;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認為,1月中旬在元旦返鄉出遊潮結束後,可能會出現新一波的疫情,不過台灣人3劑疫苗接種率高,且過去已接受過各種防疫措施的洗鍊,口罩逐步鬆綁其實屬於「象徵意義」,民眾應有自行判斷是否該戴口罩的能力,而非將焦點著重在硬性規定上,才能兼顧自由和防疫的兩個面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秀熙指出,口罩解禁是國際趨勢,因為Covid-19已被認為是輕症化、流感化的病毒,且除非參與活動,一般人在戶外有「大型群聚」的機會相對較少,因此將口罩分段解禁,基本上不會讓疫情有再大量爆發或流行的影響;需特別注意的是,太多人染疫,對身邊的長者、慢性病患威脅也提升,若真有特殊考量,外出繼續戴上口罩,絕對不會是不好的選擇。

陳秀熙強調,國人3劑疫苗接種率高,且過去2年接受過如清零、隔離等眾多防疫措施的洗鍊,而現在終於要回歸正常,民眾不應該被硬性規定綁著,而是要演化成「軟性自主」的管理,在半開放空間如廟宇、餐廳等地時,要學會評估自身狀態和環境,去決定要不要戴口罩,還不是過度著墨在「這裡到底可不可以戴口罩」的議題;跳脫硬性規定的思維,是一般人甚至專家學者都要適應的方法,才能讓自由和防疫達到平衡。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感染內科主治醫師張科則表示,疫情不會消失,Covid-19傳染性高,致死、重症率已較低,但建議民眾本身若有呼吸道症狀,或出入醫療院所時,還是將口罩戴上比較好;此外,秋冬季節本來就是呼吸融合性、感冒、肺炎鏈球菌等各式病毒的活躍期,因此「剛開始解封,先繼續戴著仍是較好的選擇」。

最後陳秀熙補充,台灣在10月左右出現一波確診高峰,而一般感染康復後,人會有 3~5個月的「免疫保護力」,由此推估,1月中旬在元旦返鄉出遊潮結束後,可能會出現新一波的疫情,如果是害怕再度染疫或尚未確診者,屆時可特別關注疫情動態,評估外出是否要戴上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