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過去長期高度仰賴中國製造,尤其在河南鄭州的鴻海富士康還被當地人稱「蘋果城」,然而中國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嚴格的過度清零的代價正是蘋果對「中國製造」的依賴程度明顯下滑。隨著嚴格封控的持續,蘋果對「中國製造」的依賴程度也明顯下滑,強調清零讓中國經濟付出的代價正逐漸浮現。
儘管各國已經開始開放邊境、恢復日常生活,但中國對待新冠疫情態度仍如臨大敵,包含不斷核酸檢測、健康碼限制出境、無止盡的靜默封控。在富士康鄭州廠,由於河南省鄭州市疫情復燃,廠區進行閉環管理引發的「清零之亂」,導致大批員工寧可徒步出走歸鄉,隨後新招募的新員工又因薪資津貼政策、防疫規定再度與官方爆發抗爭。
根據《彭博》、《路透社》分析,對中國地方經濟發展有著不可取代性的富士康,經過這次清零暴動後恐導致iPhone高階手機減產近600萬支,蘋果也將2022年整體產量目標從先前預估的9000萬支下調至約8700萬支,而根據供應鏈數據,蘋果從疫情爆發以來對「中國製造」的依賴程度明顯下滑,過去五年內,該公司與旗下供應商在中國的生產基地占比已大減至不到四成。
過去中國地方盛傳「富士康穩,河南就穩了」,富士康鄭州廠園區將近20萬名工人負責供應全球50%的蘋果手機,而根據中媒《多維新聞》統計,鴻海集團去年一共有9家相關企業入圍中國外資出口百強,幾乎佔了百大出口額總額的兩成,總出口額達827.2億美元(約台幣2.5兆),顯見其具備強大競爭力與影響力。
但分析師認為,園區因防疫清零爆發的工人脫逃、辭職抗爭帶來的困境將使產量進一步減少,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預估,蘋果第4季的高階手機總出貨量將減少1500萬至2000萬支;另名分析師則稱,蘋果公司每週會因為富士康生產困境而損失將近10億美元的iPhone銷售,不僅如此,現在想要重啟工廠還得面臨許多繁重挑戰。
在地緣政治緊張、中國內部嚴格封控的政策下,分析師認為中國「世界工廠」的優勢漸失,而這也加速了供應鏈多元化的步伐,企業紛紛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國家生產。例如蘋果為了分散風險積極搶進東南亞,鴻海也在越南、印度開始布局,今年9月開始已在印度廠少量生產iPhone14、越南試產Apple Watch、MacBook等產品。
儘管如此,路透分析仍認為全球目前還沒有任何地區的成長幅度,足夠彌補中國生產下滑的部分,印度與越南仍無法像中國一樣提供相同規模、品質、周轉率與可靠的基礎設施進行生產;數據顯示,未來幾年蘋果仍會高度仰賴中國,但對印度、越南的投資以及增加對台灣、美國採購的行動,代表全球供應鏈結構將會被重新塑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彭博》、《路透社》分析,對中國地方經濟發展有著不可取代性的富士康,經過這次清零暴動後恐導致iPhone高階手機減產近600萬支,蘋果也將2022年整體產量目標從先前預估的9000萬支下調至約8700萬支,而根據供應鏈數據,蘋果從疫情爆發以來對「中國製造」的依賴程度明顯下滑,過去五年內,該公司與旗下供應商在中國的生產基地占比已大減至不到四成。
過去中國地方盛傳「富士康穩,河南就穩了」,富士康鄭州廠園區將近20萬名工人負責供應全球50%的蘋果手機,而根據中媒《多維新聞》統計,鴻海集團去年一共有9家相關企業入圍中國外資出口百強,幾乎佔了百大出口額總額的兩成,總出口額達827.2億美元(約台幣2.5兆),顯見其具備強大競爭力與影響力。
但分析師認為,園區因防疫清零爆發的工人脫逃、辭職抗爭帶來的困境將使產量進一步減少,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預估,蘋果第4季的高階手機總出貨量將減少1500萬至2000萬支;另名分析師則稱,蘋果公司每週會因為富士康生產困境而損失將近10億美元的iPhone銷售,不僅如此,現在想要重啟工廠還得面臨許多繁重挑戰。
在地緣政治緊張、中國內部嚴格封控的政策下,分析師認為中國「世界工廠」的優勢漸失,而這也加速了供應鏈多元化的步伐,企業紛紛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國家生產。例如蘋果為了分散風險積極搶進東南亞,鴻海也在越南、印度開始布局,今年9月開始已在印度廠少量生產iPhone14、越南試產Apple Watch、MacBook等產品。
儘管如此,路透分析仍認為全球目前還沒有任何地區的成長幅度,足夠彌補中國生產下滑的部分,印度與越南仍無法像中國一樣提供相同規模、品質、周轉率與可靠的基礎設施進行生產;數據顯示,未來幾年蘋果仍會高度仰賴中國,但對印度、越南的投資以及增加對台灣、美國採購的行動,代表全球供應鏈結構將會被重新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