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統計處今(29)日發布「邁向穩步解封的內需市場現況」專題,談及國內零售及餐飲業營收近年的走勢,其中,經濟部點出經疫情洗禮後,零售及餐飲業的3項蛻變,包含實體通路業者加速數位轉型、零售業行動支付使用比率持續提升、餐飲業者加速外送服務及數位轉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濟部指出,自COVID-19疫情自爆發以來,國內有3波較明顯的疫情高峰,分別是2020年3至5月、2021年5至8月及2022年4月起至今,其中以第2波疫情管制較為嚴格,故當時內需受創相對較大。

今年確診病例雖創新高,但因疫苗接種普及,加上國人逐漸接受與病毒共存,管制措施逐步鬆綁,人潮慢慢回流,多項內需指標回溫。

經濟部觀察國內零售及餐飲業營收近年的走勢,零售業的部分,在2020及2021年雖有部分時間點受疫情衝擊,導致營收下滑,不過,網路銷售持續成長,加上政府祭出相關振興及補助措施下,帶動這兩年全年營收均已回到疫情前規模。

今年1至10月已明顯超越前三年同期水準,若從各小類觀察,除了少數偏向觀光類型產業如「家用器具及用品零售業」、「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其他專賣零售業」,尚未回到疫情前水準外,其餘各業均已回到疫情前規模。

至於餐飲業,經濟部表示,疫情對餐飲業的衝擊明顯較零售業大,2020及2021年全年營收尚未回到疫情前水準,今年上半年受確診人數攀升,影響民眾外出用餐意願,表現尚不穩定,但隨著下半年人潮回流,營業額已超越疫情前水準。

今年因疫情常態化,加上國旅補助,累計1至10月餐館及飲料店營業額皆回復至疫情前同期水準,然而,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因航空載客數尚未全部恢復,仍較2019年同期減少30.3%。

依餐館型態觀察,西式速食、聚餐及日常型餐廳今年1至10月均回到疫情前同期水準,而「宴會型餐廳」今年1至10月營業額仍低於2019年同期。

此外,經濟部點出經疫情洗禮後,零售及餐飲業的3項蛻變,第一,實體通路業者加速數位轉型,零售業者自疫情爆發以來紛紛積極自建或加入網路購物服務平台,截至今年第3季布局線上銷售管道的家數占比達49.5%,較2019年第4季上升10.9個百分點。

第二,零售業行動支付使用比率持續提升,觀察2021年零售業消費者付款方式,與2019年疫情前相比,以支票、轉帳及匯款增加最多,主因部分零售業者因應疫情轉往線上平台開設店鋪,或與外送平台合作,收款方式採以支票、轉帳或匯款方式入帳。

其次是行動支付,主因大型零售業者陸續推出專屬的行動支付工具,加上民眾因疫情提高行動支付使用率。

第三,餐飲業者加速外送服務及數位轉型,疫情催生餐飲業提供外送服務,今年5月餐飲業提供「宅配或外送」的家數占比64.6%,較疫情前增加21.3個百分點。

另外,業者加速數位轉型,強化數位服務,餐飲業者有提供「線上點餐系統」、導入「線上訂位服務」、「行動支付服務」的占比也較疫情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