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地方選舉落幕,時代力量在全台僅獲6席議員,陳孟秀、李兆立、曾威凱、王婉諭、邱顯智等5名時力決策委員今(27)日宣布請辭負責,並痛批這次的選戰路線明顯被代言,導致政治品牌嚴重模糊,決策層卻彷彿若無其事,毫無作為。
立委王婉諭臉書發文表示,「時代力量現有的決策會議已經失去功能。」過去幾次重大事件,時代力量選擇低度回應,甚至不回應。當立委陳柏惟被罷免的時候,她試圖依準著在決策決議之下找出發言的空間,卻遭全面檢討;然而,在聲量最大的黃國昌,以及台北黨部的候選人表態支持黃珊珊之後,卻被黨中央以非黨的立場,敷衍帶過。
王婉諭說,她不是一個情緒激動的人,然而,在人生唯一拍桌就是在決策委員會議內。她只要一開口就被打斷,完全無法陳述意見、說明自己的提案。「一個黨籍立委,一個決策委員,卻在決策會議中難以擁有發言權,必須用拍桌換來發言?」
王婉諭批評,不要說支持者不懂時代力量,就連她作為決策委員,每當想討論重大時事回應,都無法獲得回應,甚至對於時事被要求不能對外發表回應,避免個人意見被當成黨立場。決策會不敢討論路線、不願討論方向,一步步將時代力量在政治上逐漸推向邊緣的,正是這個黨的狀況。
立委邱顯智指出,現任議員沒辦法連任,優秀的年輕人無法順利當選,這是台灣社會給時代力量的重大警訊,身為時代力量的決策委員,決策圈要負起最大責任。選舉過程中,黨中央不僅無法提供候選人基本的奧援,對於捍衛政黨的品牌定位,更是毫無作為。
邱顯智表示,當媒體報導指出,本黨有人與民眾黨居中協調,達成新竹市長不提名讓高虹安參選的「默契」,他以新竹市黨部主委的身分出面駁斥,卻不見黨主席任何反應。而高虹安所涉入的貪污詐領助理費案件,他為文痛批,以打貪揭弊為目標的黨中央,居然未置一詞。到了最後關頭,對於本黨指標性人物黃國昌站台民眾黨支持的市長候選人引發的政治效應,時力黨中央也沒有做出任何有效回應。
邱顯智痛批,這不是候選人的錯,而是決策核心對不起候選人,對不起對他們還有期待的朋友。如果決策核心不能痛定思痛,那時代力量很快就會成為歷史的塵埃。
李兆立表示,這樣的結果讓支持者失望,更不符合社會對時代力量的期待。而這樣不理想的結果,不該只讓候選人來扛,而是時代力量的決策者們的責任。例如,原本堅持走自己的路的時代力量,這次的選戰路線明顯被代言,導致政治品牌嚴重模糊,決策層卻彷彿若無其事,毫無作為。所造成的衝擊,當然不是候選人們的責任。李兆立直言,所認識的責任政治,是政黨的決策者要為選舉結果負上最大責任。
曾威凱指出,以桃園地區的結果來說,簡智翔在議會優異的表現、林佳瑋長期在議題與地方深耕,加上其他各區候選人的全心努力拼搏,為何結果仍然不如預期?顯然政黨的方向不明對候選人非但沒有助益,反而造成拖累。事實上,選舉過程中我們極力試圖處理路線、與他黨區隔等課題,終究被無視、甚至被代言。身為決策委員,實有愧在各地努力的候選人。
陳孟秀指出,對黨內在第一線參選的夥伴致上最深的歉意,「你們在第一線打仗,不僅未能給與足夠的支持,還遭逢黨內同志各種突襲」,也深深辜負台灣社會的期待,「陳孟秀自即日起辭任決策委員,負起政治責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婉諭說,她不是一個情緒激動的人,然而,在人生唯一拍桌就是在決策委員會議內。她只要一開口就被打斷,完全無法陳述意見、說明自己的提案。「一個黨籍立委,一個決策委員,卻在決策會議中難以擁有發言權,必須用拍桌換來發言?」
王婉諭批評,不要說支持者不懂時代力量,就連她作為決策委員,每當想討論重大時事回應,都無法獲得回應,甚至對於時事被要求不能對外發表回應,避免個人意見被當成黨立場。決策會不敢討論路線、不願討論方向,一步步將時代力量在政治上逐漸推向邊緣的,正是這個黨的狀況。
立委邱顯智指出,現任議員沒辦法連任,優秀的年輕人無法順利當選,這是台灣社會給時代力量的重大警訊,身為時代力量的決策委員,決策圈要負起最大責任。選舉過程中,黨中央不僅無法提供候選人基本的奧援,對於捍衛政黨的品牌定位,更是毫無作為。
邱顯智表示,當媒體報導指出,本黨有人與民眾黨居中協調,達成新竹市長不提名讓高虹安參選的「默契」,他以新竹市黨部主委的身分出面駁斥,卻不見黨主席任何反應。而高虹安所涉入的貪污詐領助理費案件,他為文痛批,以打貪揭弊為目標的黨中央,居然未置一詞。到了最後關頭,對於本黨指標性人物黃國昌站台民眾黨支持的市長候選人引發的政治效應,時力黨中央也沒有做出任何有效回應。
邱顯智痛批,這不是候選人的錯,而是決策核心對不起候選人,對不起對他們還有期待的朋友。如果決策核心不能痛定思痛,那時代力量很快就會成為歷史的塵埃。
李兆立表示,這樣的結果讓支持者失望,更不符合社會對時代力量的期待。而這樣不理想的結果,不該只讓候選人來扛,而是時代力量的決策者們的責任。例如,原本堅持走自己的路的時代力量,這次的選戰路線明顯被代言,導致政治品牌嚴重模糊,決策層卻彷彿若無其事,毫無作為。所造成的衝擊,當然不是候選人們的責任。李兆立直言,所認識的責任政治,是政黨的決策者要為選舉結果負上最大責任。
曾威凱指出,以桃園地區的結果來說,簡智翔在議會優異的表現、林佳瑋長期在議題與地方深耕,加上其他各區候選人的全心努力拼搏,為何結果仍然不如預期?顯然政黨的方向不明對候選人非但沒有助益,反而造成拖累。事實上,選舉過程中我們極力試圖處理路線、與他黨區隔等課題,終究被無視、甚至被代言。身為決策委員,實有愧在各地努力的候選人。
陳孟秀指出,對黨內在第一線參選的夥伴致上最深的歉意,「你們在第一線打仗,不僅未能給與足夠的支持,還遭逢黨內同志各種突襲」,也深深辜負台灣社會的期待,「陳孟秀自即日起辭任決策委員,負起政治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