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於2006年將藥物基因檢測專利,授權給用藥安全基因檢測廠商「世基生醫」,後續在未獲世基同意下,擅自將該技術投入「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損及世基權益,被提告求償3億元,目前全案進入司法程序。立委今(23)日關切此案,擔憂中研院不但影響技轉公司權益,還會讓中研院信用破產,此後再無廠商願意合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天審查中研院明年度預算。立委王婉諭指出,中研院於2006年將藥物基因檢測技術的專利,授權給「世基生醫」,時效到2025年,但中研院生醫所於2018年,擅自將技術投入TPMI,讓16體系、33家醫院使用,至今已有57萬人進行過檢測,嚴重影響世基權益,遭世基提告並求償3億元。

立委黃國書表示,「世基生醫」當初花2億元才取得專利授權,每年還要付專利金,每筆檢測費再分潤給中研院,結果中研院沒經過世基同意,把授權出去的專利技術再拿回來,提供給其他單位,造成世基巨大虧損,被求償3億元,究竟有無違約問題?若輸了官司,誰來賠這3億元?贏了恐怕也有後遺症,此後再無技轉公司敢跟中研院合作。

中研院智財技轉處長邱文聰回應,目前生醫所的TPMI計畫下,暫時先不使用3個與世基有關的專利,未來仍希望跟世基有合作空間,目前了解到研究單位在使用技術時,主觀認為是學術研究,沒有侵權問題,但站在廠商觀點,確實有損害權益,當兩觀點衝突,無論判決結果,中研院都想達到雙贏局面。

邱文聰坦言,現實面就是遇到學術研究與技術移轉的矛盾與緊張,專利法第59條有專利保護的例外,就是以研究或實驗為目的實施發明的必要行為,無法享有發明專利權的效力,中研院最主要任務包括學術研究與技術移轉,「兩者關係緊張時,希望透過法院告訴我們邊界如何劃分」。

中研院生醫所長、TPMI主持人郭沛恩表示,僅是拿來做研究、沒有商業化用途。

黃國書質疑,中研院有收錢,怎麼不是商業用途,並指出,相關合約僅規範技轉公司,卻沒規範中研院相關權責,才會發生這些爭議,若未來還用這樣的合約,研究成果都不可能技轉,因為不會有廠商願意合作,中研院如此做法,簡直是「信用破產」,要求中研院一週內提出報告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