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國內新冠疫情雖然逐漸趨緩,但仍有不少確診者受新冠病毒後遺症所苦,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就在臉書上分享到,在追蹤門診時最常被問到「醫生,我後遺症會持續多久?」,而關於這個問題,根據國外研究,現在有了答案「大多一年內消失」。而在研究中也發現每種持續症狀的消退時間並不相同,有6項延緩COVID-19後遺症消退的因子。
近9成新冠後遺症個案 1年內症狀消失《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刊載了一篇法國研究,在這項研究中他們針對2020年5月1日至11月30日的COVID-19血清反應陽性個案進行調查,共有3972參與者。在這些參與者中,有2647人在COVID-19急性感染期時,就至少有一種持續性症狀,其中32.5%(861人)在急性期過後仍有症狀,且症狀持續2個月以上。研究團隊針對這861人進行追蹤隨訪一年半的時間,他們發現1年內持續性症狀完全緩解的大約有89.9%。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9成新冠後遺症個案 1年內症狀消失《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刊載了一篇法國研究,在這項研究中他們針對2020年5月1日至11月30日的COVID-19血清反應陽性個案進行調查,共有3972參與者。在這些參與者中,有2647人在COVID-19急性感染期時,就至少有一種持續性症狀,其中32.5%(861人)在急性期過後仍有症狀,且症狀持續2個月以上。研究團隊針對這861人進行追蹤隨訪一年半的時間,他們發現1年內持續性症狀完全緩解的大約有89.9%。
醫師姜冠宇表示,關於新冠病毒後遺症會持續多久,我們之前都是臆測,因為實際上這樣的研究非常難做,要完整追蹤需要非常久的時間,之前研究從未有超過10個月的隨訪,此篇研究價值在於它隨訪了1年半以上,而根據這項研究,後遺症大多會在一年內消失,但大約有10%的人在1年後仍有症狀。
研究曝後遺症消退較慢 與這6個因子有關根據法國這項研究顯示,最常見的持續症狀是記憶力減退(40.0%)、睡眠障礙(36.6%)、嗅覺喪失或聽力障礙(27.0%)、關節痛(26.9%)、呼吸困難(26.5%)、注意力或專注力障礙(22.3%)、虛弱無力(20.6%)。
而且每種持續症狀的消退時間各不相同,研究顯示延緩症狀消退的影響因子,包括年齡、性別、BMI、癌症史、抽菸史,以及急性期症狀多寡,根據研究調查,年齡大於60歲、女性、BMI大於30、有癌症史、有抽菸史、急性期有4種以上的症狀,這6項與後遺症消退較慢有關。
雖然這是國外的統計研究,但姜冠宇指出,國內後遺症追蹤制度尚不完善,流失很多重要案例,要小心國內長新冠盛行度和嚴重度都低估,目前能做的就是依循既有資料,不要因為新資料不足夠就輕忽問題,各科門診要提高警覺,並鼓勵追蹤,告知病人儘管生活工作有長期困擾,痊癒還是有希望、有終點的,也可以趁休息改變生活習慣,如戒菸、降低BMI等等。
資料來源:姜冠宇醫師 Pro'spect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58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而且每種持續症狀的消退時間各不相同,研究顯示延緩症狀消退的影響因子,包括年齡、性別、BMI、癌症史、抽菸史,以及急性期症狀多寡,根據研究調查,年齡大於60歲、女性、BMI大於30、有癌症史、有抽菸史、急性期有4種以上的症狀,這6項與後遺症消退較慢有關。
雖然這是國外的統計研究,但姜冠宇指出,國內後遺症追蹤制度尚不完善,流失很多重要案例,要小心國內長新冠盛行度和嚴重度都低估,目前能做的就是依循既有資料,不要因為新資料不足夠就輕忽問題,各科門診要提高警覺,並鼓勵追蹤,告知病人儘管生活工作有長期困擾,痊癒還是有希望、有終點的,也可以趁休息改變生活習慣,如戒菸、降低BMI等等。
資料來源:姜冠宇醫師 Pro'spect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58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