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觀念與西方領袖說教
一連八天,從11月12日起至19日,東南亞連續迎來東協、G20與APEC三大峰會。在世界環繞美中對峙、烏俄衝突之際,中國也於先前的二十大正式選出新班底。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其班底繼續領導中國,而總理李克強選擇完全裸退。
隨後,李克強出席東協峰會,象徵任期內最後的國際峰會,而習近平出席G20與APEC。兩方在出席中,也展現不同特色。
在這次習近平的後兩次出訪中,也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在睽違疫情三年後,首度與多個大國連袂出席高層級峰會同時,在應對時的「上下觀念」思維仍極深。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習近平在面對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時,當面抱怨杜魯道不應該將他們之間10分鐘的閒聊內容跟加國媒體說。
當時杜魯道跟習近平闡述中共疑似在境外花錢干預加拿大選舉,並提起烏俄衝突與北韓等問題,隨後也跟加國媒體交換意見。想不到隔天引起習近平不悅,認為杜魯道這樣「不適當」,並認為加拿大要先「拿出誠意」,否則「這個結果就不好說了」。
雖然杜魯道說明,加拿大是開放自由、透明的環境,但是在場的習近平口譯似乎有顧忌,並沒有將其翻譯進去,只有翻譯後面的幾句話。習近平只在聽了後面幾句話後說「創造條件、創造條件」,並在最後補了一句「很天真」,畫面隨後傳播到全世界。
與美日會談的主場優勢
習近平對杜魯道的「長輩式說教」,讓不少人想起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碰過這樣的前輩:認為晚輩無理取鬧、不覺得晚輩意見是意見、我比你年長所以說話有份量。只是這樣的作法在國際場合,最後並無助於對話成功,反倒感受到一種隱含的家長式威脅。
事實上,在印尼的美中兩國領袖會談、曼谷的中日領袖會談,也可以端詳到習近平的「帝王學」。這兩場峰會皆是由中方要求在習近平下榻的飯店舉行,有種「來朝覲見」的感覺,拜登進場的小跑步也被部分媒體解讀為「不想讓對方等」。
根據了解,美中會談時,由於白宮記者團是跟隨拜登,因此進去中方的會場後,才發現中方已經架好兩個大攝影機,皆是正對習近平的鏡頭。另一方面,白宮的隨團攝影師無法設腳架,只得上肩錄影,因此共訊畫面一度搖搖擺擺,讓各通訊社接到不少抱怨。
日中會談亦然,根據側面了解,雖然到最後一刻,日方都在協調會場地點,但是中方堅持要在習近平於曼谷下榻的飯店。最後變成岸田文雄前往,其在聆聽習近平說話時微微側身的日式習慣,也被部分媒體曲解為「聆聽說教」。不論美日,中方都展現一定程度主場優勢。
東南亞經濟扶持模式受阻?
而相比之下,這次李克強在柬埔寨東協峰會,則是做了一個較圓滿地退場。從2013年就任總理以來,李克強在當年秋天即參加汶萊東協峰會,展現出意氣風發地一面,稱「今後十年中國與東盟(協)寬領域、深層次、高水平、全方位合作框架」,並稱中國與東協是同舟共濟的關係。
作為經濟學博士,李克強也深知透過基礎建設加強在東南亞影響力的作法,更重要的是強化經濟之餘、讓南海地區能安定受到中國支配的遠期目標。2020年時,15國簽署REC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後,可說是完成李克強總理任內的一大遠大成果。
然而,相比之下,習近平則是希望以海洋強國之姿崛起,進入第二任期後,南海不斷出現與菲律賓、越南等國的擦槍走火。原先李克強提倡的經濟合作模式,來與東南亞各國交好等,或多或少受到阻攔。
而在李克強最後任期,他柬埔寨在致詞時依舊強調深化合作「加強對話合作,共建東亞美好家園,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繁榮」一句話言猶在耳。往後離開大國外交舞台,中國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經濟連結能否維護,將更讓人關注。相較於李克強的時代謝幕,習近平的帝王學正在逐漸明顯,未來南海局勢或將更不比以前。
●作者:鄭仲嵐/BBC中文、德國之聲中文等外媒駐東京特約記者,作品見諸於台灣、英國及日本媒體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後,李克強出席東協峰會,象徵任期內最後的國際峰會,而習近平出席G20與APEC。兩方在出席中,也展現不同特色。
在這次習近平的後兩次出訪中,也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在睽違疫情三年後,首度與多個大國連袂出席高層級峰會同時,在應對時的「上下觀念」思維仍極深。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習近平在面對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時,當面抱怨杜魯道不應該將他們之間10分鐘的閒聊內容跟加國媒體說。
當時杜魯道跟習近平闡述中共疑似在境外花錢干預加拿大選舉,並提起烏俄衝突與北韓等問題,隨後也跟加國媒體交換意見。想不到隔天引起習近平不悅,認為杜魯道這樣「不適當」,並認為加拿大要先「拿出誠意」,否則「這個結果就不好說了」。
雖然杜魯道說明,加拿大是開放自由、透明的環境,但是在場的習近平口譯似乎有顧忌,並沒有將其翻譯進去,只有翻譯後面的幾句話。習近平只在聽了後面幾句話後說「創造條件、創造條件」,並在最後補了一句「很天真」,畫面隨後傳播到全世界。
與美日會談的主場優勢
習近平對杜魯道的「長輩式說教」,讓不少人想起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碰過這樣的前輩:認為晚輩無理取鬧、不覺得晚輩意見是意見、我比你年長所以說話有份量。只是這樣的作法在國際場合,最後並無助於對話成功,反倒感受到一種隱含的家長式威脅。
事實上,在印尼的美中兩國領袖會談、曼谷的中日領袖會談,也可以端詳到習近平的「帝王學」。這兩場峰會皆是由中方要求在習近平下榻的飯店舉行,有種「來朝覲見」的感覺,拜登進場的小跑步也被部分媒體解讀為「不想讓對方等」。
根據了解,美中會談時,由於白宮記者團是跟隨拜登,因此進去中方的會場後,才發現中方已經架好兩個大攝影機,皆是正對習近平的鏡頭。另一方面,白宮的隨團攝影師無法設腳架,只得上肩錄影,因此共訊畫面一度搖搖擺擺,讓各通訊社接到不少抱怨。
日中會談亦然,根據側面了解,雖然到最後一刻,日方都在協調會場地點,但是中方堅持要在習近平於曼谷下榻的飯店。最後變成岸田文雄前往,其在聆聽習近平說話時微微側身的日式習慣,也被部分媒體曲解為「聆聽說教」。不論美日,中方都展現一定程度主場優勢。
東南亞經濟扶持模式受阻?
而相比之下,這次李克強在柬埔寨東協峰會,則是做了一個較圓滿地退場。從2013年就任總理以來,李克強在當年秋天即參加汶萊東協峰會,展現出意氣風發地一面,稱「今後十年中國與東盟(協)寬領域、深層次、高水平、全方位合作框架」,並稱中國與東協是同舟共濟的關係。
作為經濟學博士,李克強也深知透過基礎建設加強在東南亞影響力的作法,更重要的是強化經濟之餘、讓南海地區能安定受到中國支配的遠期目標。2020年時,15國簽署REC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後,可說是完成李克強總理任內的一大遠大成果。
然而,相比之下,習近平則是希望以海洋強國之姿崛起,進入第二任期後,南海不斷出現與菲律賓、越南等國的擦槍走火。原先李克強提倡的經濟合作模式,來與東南亞各國交好等,或多或少受到阻攔。
而在李克強最後任期,他柬埔寨在致詞時依舊強調深化合作「加強對話合作,共建東亞美好家園,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繁榮」一句話言猶在耳。往後離開大國外交舞台,中國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經濟連結能否維護,將更讓人關注。相較於李克強的時代謝幕,習近平的帝王學正在逐漸明顯,未來南海局勢或將更不比以前。
●作者:鄭仲嵐/BBC中文、德國之聲中文等外媒駐東京特約記者,作品見諸於台灣、英國及日本媒體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