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主持人趙自強17日擔任愛心大使,為顱顏缺陷童發聲,他坦言童年常被嘲笑肥胖而缺乏自信,因此呼籲每個人學習愛人與被愛,為顱顏缺陷患童打造友善的成長環境。
趙自強回憶童年說:「我的童年不太快樂,因為同學都叫我胖鳥、肥皂(趙)。所以童年時候的我很沒有自信。如果時間可以倒轉,想要回去告訴我自己:『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趙自強,你很棒!』不一樣的確存在,但這正是每個人的特色。」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表示,「先天性顱顏缺陷」是當小孩一出生,在頭顱或臉上等部位因為發育不良造成缺陷,常見的有唇腭裂及小耳症,每年約有300名顱顏缺陷童出生。患者可透過手術來改善外表;程度較嚴重的,手術對外表改善的幫助有限,但他們在智力、體能等各方面跟常童無異。
基金會執行長陳依伶表示,顱顏缺陷童在學校可能會因為小朋友不理解而被嘲笑,因此呼籲打造友善環境,否則顱顏缺陷患者可能在成長過程中遭受霸凌,甚至成年後減少就業。
▲育有唇腭裂兒的「淑娟媽媽」透過說故事讓小朋友們了解顱顏缺陷。
育有唇腭裂兒的「淑娟媽媽」是基金會第一位說故事義工,她回憶21年前擔心兒子進入國小遭受異樣眼光,主動寫信告知班導師兒子的狀況,因此獲邀到各個班級說故事介紹顱顏病症,「每一個故事我都取了名字,像是『機器戰警小孩』,一聽到機器戰警,每個小朋友都是全神貫注的聽。」
其實,淑娟媽媽口中的「機器戰警」指的是部份顱顏患童12歲進行上腭牽引手術時需戴在頭上的頭架,她期盼藉由故事,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落實「喜歡自己,也尊重不一樣的生命」,讓顱顏患童不再遭受到異樣眼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58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表示,「先天性顱顏缺陷」是當小孩一出生,在頭顱或臉上等部位因為發育不良造成缺陷,常見的有唇腭裂及小耳症,每年約有300名顱顏缺陷童出生。患者可透過手術來改善外表;程度較嚴重的,手術對外表改善的幫助有限,但他們在智力、體能等各方面跟常童無異。
基金會執行長陳依伶表示,顱顏缺陷童在學校可能會因為小朋友不理解而被嘲笑,因此呼籲打造友善環境,否則顱顏缺陷患者可能在成長過程中遭受霸凌,甚至成年後減少就業。
▲育有唇腭裂兒的「淑娟媽媽」透過說故事讓小朋友們了解顱顏缺陷。
「機器戰警小孩」 唇腭裂手術戴頭架
顱顏患童從出生就面臨異樣眼光,進入校園不僅要適應新環境,還得面臨同儕詢問外觀差異。育有唇腭裂兒的「淑娟媽媽」是基金會第一位說故事義工,她回憶21年前擔心兒子進入國小遭受異樣眼光,主動寫信告知班導師兒子的狀況,因此獲邀到各個班級說故事介紹顱顏病症,「每一個故事我都取了名字,像是『機器戰警小孩』,一聽到機器戰警,每個小朋友都是全神貫注的聽。」
其實,淑娟媽媽口中的「機器戰警」指的是部份顱顏患童12歲進行上腭牽引手術時需戴在頭上的頭架,她期盼藉由故事,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落實「喜歡自己,也尊重不一樣的生命」,讓顱顏患童不再遭受到異樣眼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58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