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李宗憲峇里島15日專電)拜習會受國際關注,從會議開始到結束都有許多媒體在會場外守候。拜習會結束後,美中緊張關係降溫看似出現曙光,但從會前對外發話、各種會晤安排、會後對外說明等,仍可看出美中雙方在爭取話語權上較勁意味濃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拜習會登場前,中央社記者經由印尼及中國官員安檢進入會議大廳。安檢時,中方人員以中文向記者告知,攝影器材必須檢查並貼上貼紙。進入大廳後,記者觀察到有許多美中兩方的工作人員仍持續確認拜習會各項細節,記者曾向美方代表團詢問媒體拍攝地點及媒體安排,並未遭到阻止。

拜習會地點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榻的飯店,記者觀察到會晤開始前,已有許多中國官媒在場以手機直播,發出許多「獨家」的影片預告拜習會。

但中央社記者在進入會場約半小時後,卻遭中方人員禁止採訪,並要求立即離開,一度引發騷動。

當時也傳出拜習會登場前,有美國女記者試圖詢問人權問題時遭到一名中國代表團成員猛拉及猛推。

此外,從拜習會相關訊息的發布時間也能看出美中如何爭奪話語權。

早在與習近平會晤前,美方就先在不同場合向國際媒體透露在拜習會上可能討論的議題,包括台灣絕對是這次會談的最重要議題。拜習會前一天,拜登在準備離開柬埔寨前,就直言拜習會中將釐清美中關係的「紅線」在哪裡。

另外,白宮早在拜習會前一晚就先預告,會晤當晚會舉行記者會並接受媒體提問,也早已公布拜習會的時間及地點;而中國對於拜習會的資訊則沒有透露太多,時序都比美國官方晚,外界認為這可能是美中雙方的默契,但也可見美國積極爭取拜習會的話語權。

拜習會後,美國在第一時間就對外發布會談內容,在拜登下榻的飯店空間搭建充滿峇里島風情的戶外舞台。拜習會後不到一小時,拜登親自對媒體談話,並在場接受媒體提問,積極顯現民主國家風範;中國新華社則在會晤後發布文字新聞稿,習近平並未公開露面,中美兩國展現出民主與專制體制的顯著差異。(編輯:周永捷)1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