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關閉國門,至2022年10月13日開放國門實施「0+7」自主防疫,國門關閉了2年七個月,現國門重開,但仍有每周航運上限,資深旅遊業者、觀光系助理教授李奇嶽指出,因疫情管控政策等不定因素,使航班無法正常營運,觀光產業在解封後面臨的挑戰才又開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受疫情影響,觀光產值衰退、產業人力大量流失,2019年我國觀光收入產值8383億,2021年收入不足百億。而疫情期間業者大力推動國內旅遊,國旅爆發,看似觀光產業仍有一絲喘息空間,但回頭來看相關數字卻也是逐步衰退,2019年國內旅遊人次1.7億人次,2021年國內旅遊人次1.26億人次,與2019年相比只剩74%。2019年國內旅遊消費3927億,2021年國內旅遊消費2597億。與2019年相比只剩66%。

企業為了生存,只能減少開支,許多員工被迫離開崗位,李奇嶽指出,從勞動部通報的減班通報資料來看,觀光旅行業人數至今始終排在前面,雖然政府在疫情期間也投入了400多億經費做產業紓困與振興,但是杯水車薪,疫情期間觀光業的體質已經嚴重受創。2018年底旅行社全台家數3926家,截至2022年上半年,旅行業剩3905家,帳面上只減少21家,看似影響不大,但是高雄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盈良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表示,這兩年來旅遊業元氣大傷,至今還無法恢復,許多人為謀生只能改行,全國名義上的從業人數從四萬多人減到三萬二千人,但真正在第一線的人數約只剩一萬多人。

大量人員流失包含旅宿業房務清潔人員、餐廳宴會服務人員、遊覽車司機等等。觀光局局長張錫聰在台越觀光交流活動中表示,觀光產業基層人力在疫情期間的流失,是目前各國在疫後發展觀光都面臨的問題,像是日本機場地勤人員也缺乏,造成赴日航班被取消,而台灣例如遊覽車司機不夠,業者最近向交通部反應,尋求解決之道。

李奇嶽表示,旅宿業者多次呼籲開放外籍移工擔任房務清潔工作,中華民國旅館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洪崇元也表示,旅宿業人力不可能「供過於求」,現在多數台灣人不願意做鋪床、掃廁所等房務員工作,就算辦再多場次的專案媒合服務也沒用,不願意做的人就是不願意做。

而在外語導遊人員的人力缺口,遊覽車司機人員流失問題,機場地勤服務人力不足,李奇嶽強調,這些將來都會是觀光產業復甦之路的痛點,這些都是屬於高級技術人力,工作具有特殊性或有從業資格取得門檻,技術涵養高養成期長,無法快速補充人手,比台灣早開放國門的歐美日本等,之前都出現相同的問題,應該引以為戒,盡早準備。

航空方面,目前的市場量能僅2019年全盛時期的四分之一,而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資料,亞洲的航空復甦落後於其他地區,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國內地持續關閉邊境,其國際旅客人數平均僅為疫前的2%至3,預計到2025年才能恢復到疫情前水準。李奇嶽表示,台灣在亞洲地區也是屬於較晚開放市場,也表示觀光產業還有一段辛苦的路要慢慢前進,建議政府要持續給予產業援手,提供政策相關人力穩定政策,讓產業能度過最後一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