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麻溝十五號》改編自曹欽榮的口述歷史《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由曾任新聞局長、立法委員等職務的姚文智,籌備三年餘,耗費八千萬成本,是首部於綠島實景拍攝的臺灣歷史電影。
或許,讀者會問,《流》的定位是不是「史詩鉅片」重要嗎?筆者的立場是,電影作為一種面對其他媒體競爭,但仍舊「性感」的媒體,姚文智先生選擇與周美玲導演將《流》拍成電影,選擇這樣的規格的同時,必然是參考了其他海內外的歷史史詩鉅作。當然怎樣的成本規模、怎樣的劇本公式,能締造口碑票房雙贏的「現象級電影」沒有一定公式。
以白色恐怖為背景的台灣電影,如侯孝賢《悲情城市》、《好男好女》、萬仁《超級大國民》都是史詩電影的好例子,這些電影或側面、間接方式描繪「白色恐怖」的監視與傷痕,有的是片段描繪「綠島牢房」的恐怖;近年更有商業類型片(《返校》)、學生短片(《永恆之火》、《母親的呼喚》)直擊白色恐怖時代牢獄之苦、地下讀書會參與者的流亡生活。然而,完全以女性視角,以全篇幅聚焦國民政府思想營細節的作品,《流麻溝十五號》是第一部。這不啻為一個創舉,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如何判斷《流》在台灣影史的地位呢?
因票價低廉、可近性高,電影作為當代最有動員能量的媒體之一,與自媒體、網媒相比,這個20世紀初誕生的媒體,能「院線上映」卻又有著其他媒體所沒有的公共性;固然,電視、自媒體,因為技術規格不斷提升,在影像質感上與電影並駕齊驅,儘管像電視(電視電影、電視影集)輿論討能量不相上下,也享有放送後討論開放性,但電視等其他媒體仍然需要「借鏡」,以電影作為自身靈感、能量的來源。
在社會性上,一部史詩電影,在電影內的戰役艱辛,史詩電影在戲外的成敗之役,很大一部分仰賴口碑的長尾效應。成為「談資」是今天電影必須要有的「特質」,誰都想對「賣座大片」、「現象級大片」說上兩句話。所以我們還是先談成本面,姚文智先生在鏡傳媒的訪問中也提到,「政治要選票、電影要電影票,但對我而言,要實踐的事情是一樣的。」可見,就算不是所有電影都以票房、投資報酬率定其功過生死,但至少出品人姚文智先生意識到了與選舉相仿的電影工業遊戲規則。
從商業成就來談,在本片已經上映的十一月,回首望向《流》票房成績,應該是不盡滿意,但不至於慘賠。初估最終票房包含各式包場,約略落在四千萬以內。《流》的八千萬成本,扣除文策院國發基金、文化部的輔導金一千五百萬、群眾募資一千兩百萬,再加上姚文智提到三百萬一股的股東募資,扣除各式後續收益、支出,身為出品人的姚文智需要扛下的債務應該不超過兩千萬,這樣的「債務規模」也算常見。
就拍攝格局而言,《流》應該算旗艦型電影的初段班,與《賽德克•巴萊》的七億相比,可說是小巫見大巫。本片若要在電影「拍攝」格局上再上層樓,並無續集、影集版的考量,以目前通貨膨脹、人事成本合理化的現實,八千萬成本確實已經「精實」。若要讓拍攝規模更大,必須將成本加倍墊高,在補助金「佔比」的門檻下,才能拿到更多政府輔導金。
但筆者以為,一部史詩終究也必須兼顧美學層面的成就。先不論世界各種多元的意識形態(藍綠、左派右派),單就同類型戲劇來論,《流》的藝術成就並沒有獲得海內外影展與獎項,如金馬獎、柏林影展的肯定,藝術成就上的付之闕如。當今觀眾觀影習慣已經習慣參考評價,此類「歷史片」在沒有政治意識型態號召之餘,口碑、獎項就是僅存幾項依歸之一。在媒體上《流》全由監製出來接受訪談,不免被懷疑導演是被請來幫忙的。於是,再論美學上,導演對最終剪輯版的決定權有多大,向來是討論影片質量的癥解點。又,筆者以為光看片尾字卡,周導演參與劇本、剪輯二職看來,姚文智先生在創作過程中是充分尊重周美玲導演。因此美學上的功過,確實應由周美玲導演與姚文智先生共同承擔。
《流》作為一部以白色恐怖的五○時代為背景、女性政治犯在思想集中營感訓的真實歷史改編「史詩」,並沒有犯下嚴重的時代考據謬誤。本片試圖以不同省籍、多元族群的口音、三位女性主角生命交織出的敘事線,這些細節,並沒有打動海內外的評審。《流》美學不足以成為影史教材,根本原因在「流水帳」式的劇情、平版的人物刻劃,這些恐怕是沒有入圍影展、獎項的根本原因。這些失誤不能草率歸因爲「製作規模」、「商業電影套路」之故。筆者以為,是來自拍攝前腳本、分鏡,並沒有比過往影視作品更細膩的影像語言、敘事技藝帶出設定,其根本原因在導演、出品人對「藝術」的態度。
誠實說,《流》若能有兩倍的篇幅,剪輯成三十分鐘一集的迷你劇集,其歷史考究、人物塑造、故事線,都能更有效地發揮。但筆者不全然以為我們該找到《流》或任何台灣未來影視作品,都能找到既有電視、又有電影的互相改編操作教戰守則;同樣的我也不以為,一部傷痕歷史史詩如《美麗人生》有其「從小人物出發」的絕對公式。我們需要更多元的影視可能,無論是電影、電影,無論是史詩、或小品。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既然電影今天作為一個「有效」、「性感」的媒介,當我們有一位如姚文智一樣的政治人物拋磚引玉帶入才、資源,我們是否有像打選戰尊重地方派系遊戲規則一樣的「專業」,去尊重電影百年史時至今日的困境與展望?
換而言之,在一個漫威、迪士尼,都想以商業化模式操作「迷影」能量的後疫情時代,我們的電影從業人員,在這裡是《流》的出品人、導演,以現有的訪談資料與電影成品看來,並沒有投注足夠的能量在《流》作為一部電影,該如何就電影論電影,與影史其他史詩電影互動,由歷史與電影史出發,提供給觀眾超越一張電影票、超過一場電視政治辯論的信仰價值。這樣的問題不只局限於電影,同樣的,若拍成了影集,是否有提供劇迷,就影集論影集,能反思媒體本質的可能。
如何定位一部史詩電影?若能從媒介、觀眾去思考,才能真的像姚先生所提到「不考慮中國市場而自我閹割、矮化創作自由」,並真正的「打入主流市場,接受市場考驗」。
●作者:沈怡昕/影評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白色恐怖為背景的台灣電影,如侯孝賢《悲情城市》、《好男好女》、萬仁《超級大國民》都是史詩電影的好例子,這些電影或側面、間接方式描繪「白色恐怖」的監視與傷痕,有的是片段描繪「綠島牢房」的恐怖;近年更有商業類型片(《返校》)、學生短片(《永恆之火》、《母親的呼喚》)直擊白色恐怖時代牢獄之苦、地下讀書會參與者的流亡生活。然而,完全以女性視角,以全篇幅聚焦國民政府思想營細節的作品,《流麻溝十五號》是第一部。這不啻為一個創舉,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如何判斷《流》在台灣影史的地位呢?
因票價低廉、可近性高,電影作為當代最有動員能量的媒體之一,與自媒體、網媒相比,這個20世紀初誕生的媒體,能「院線上映」卻又有著其他媒體所沒有的公共性;固然,電視、自媒體,因為技術規格不斷提升,在影像質感上與電影並駕齊驅,儘管像電視(電視電影、電視影集)輿論討能量不相上下,也享有放送後討論開放性,但電視等其他媒體仍然需要「借鏡」,以電影作為自身靈感、能量的來源。
在社會性上,一部史詩電影,在電影內的戰役艱辛,史詩電影在戲外的成敗之役,很大一部分仰賴口碑的長尾效應。成為「談資」是今天電影必須要有的「特質」,誰都想對「賣座大片」、「現象級大片」說上兩句話。所以我們還是先談成本面,姚文智先生在鏡傳媒的訪問中也提到,「政治要選票、電影要電影票,但對我而言,要實踐的事情是一樣的。」可見,就算不是所有電影都以票房、投資報酬率定其功過生死,但至少出品人姚文智先生意識到了與選舉相仿的電影工業遊戲規則。
從商業成就來談,在本片已經上映的十一月,回首望向《流》票房成績,應該是不盡滿意,但不至於慘賠。初估最終票房包含各式包場,約略落在四千萬以內。《流》的八千萬成本,扣除文策院國發基金、文化部的輔導金一千五百萬、群眾募資一千兩百萬,再加上姚文智提到三百萬一股的股東募資,扣除各式後續收益、支出,身為出品人的姚文智需要扛下的債務應該不超過兩千萬,這樣的「債務規模」也算常見。
就拍攝格局而言,《流》應該算旗艦型電影的初段班,與《賽德克•巴萊》的七億相比,可說是小巫見大巫。本片若要在電影「拍攝」格局上再上層樓,並無續集、影集版的考量,以目前通貨膨脹、人事成本合理化的現實,八千萬成本確實已經「精實」。若要讓拍攝規模更大,必須將成本加倍墊高,在補助金「佔比」的門檻下,才能拿到更多政府輔導金。
但筆者以為,一部史詩終究也必須兼顧美學層面的成就。先不論世界各種多元的意識形態(藍綠、左派右派),單就同類型戲劇來論,《流》的藝術成就並沒有獲得海內外影展與獎項,如金馬獎、柏林影展的肯定,藝術成就上的付之闕如。當今觀眾觀影習慣已經習慣參考評價,此類「歷史片」在沒有政治意識型態號召之餘,口碑、獎項就是僅存幾項依歸之一。在媒體上《流》全由監製出來接受訪談,不免被懷疑導演是被請來幫忙的。於是,再論美學上,導演對最終剪輯版的決定權有多大,向來是討論影片質量的癥解點。又,筆者以為光看片尾字卡,周導演參與劇本、剪輯二職看來,姚文智先生在創作過程中是充分尊重周美玲導演。因此美學上的功過,確實應由周美玲導演與姚文智先生共同承擔。
《流》作為一部以白色恐怖的五○時代為背景、女性政治犯在思想集中營感訓的真實歷史改編「史詩」,並沒有犯下嚴重的時代考據謬誤。本片試圖以不同省籍、多元族群的口音、三位女性主角生命交織出的敘事線,這些細節,並沒有打動海內外的評審。《流》美學不足以成為影史教材,根本原因在「流水帳」式的劇情、平版的人物刻劃,這些恐怕是沒有入圍影展、獎項的根本原因。這些失誤不能草率歸因爲「製作規模」、「商業電影套路」之故。筆者以為,是來自拍攝前腳本、分鏡,並沒有比過往影視作品更細膩的影像語言、敘事技藝帶出設定,其根本原因在導演、出品人對「藝術」的態度。
誠實說,《流》若能有兩倍的篇幅,剪輯成三十分鐘一集的迷你劇集,其歷史考究、人物塑造、故事線,都能更有效地發揮。但筆者不全然以為我們該找到《流》或任何台灣未來影視作品,都能找到既有電視、又有電影的互相改編操作教戰守則;同樣的我也不以為,一部傷痕歷史史詩如《美麗人生》有其「從小人物出發」的絕對公式。我們需要更多元的影視可能,無論是電影、電影,無論是史詩、或小品。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既然電影今天作為一個「有效」、「性感」的媒介,當我們有一位如姚文智一樣的政治人物拋磚引玉帶入才、資源,我們是否有像打選戰尊重地方派系遊戲規則一樣的「專業」,去尊重電影百年史時至今日的困境與展望?
換而言之,在一個漫威、迪士尼,都想以商業化模式操作「迷影」能量的後疫情時代,我們的電影從業人員,在這裡是《流》的出品人、導演,以現有的訪談資料與電影成品看來,並沒有投注足夠的能量在《流》作為一部電影,該如何就電影論電影,與影史其他史詩電影互動,由歷史與電影史出發,提供給觀眾超越一張電影票、超過一場電視政治辯論的信仰價值。這樣的問題不只局限於電影,同樣的,若拍成了影集,是否有提供劇迷,就影集論影集,能反思媒體本質的可能。
如何定位一部史詩電影?若能從媒介、觀眾去思考,才能真的像姚先生所提到「不考慮中國市場而自我閹割、矮化創作自由」,並真正的「打入主流市場,接受市場考驗」。
●作者:沈怡昕/影評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