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日前公布112學年「申請入學」校系參採學測科目情形,幾所頂大理工科系不採計國文科,引起國文科系不受重視、國文無用的爭議。但台師大今(10)日公布調查指出,超過9成民眾認為學習國語文有助人際關係與職場表現;過半數的民眾認為「說」最為重要,其次是「聽」,接著依序是「讀」、「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師大文化教育策略研究團隊針對「台灣民眾對國語文課程看法」,委外進行電話訪問調查。研究團隊先行隨機抽樣統計網路社群對於中學文言文教材、國語文課程的意見,歸納出爭議的關鍵問題,從而設計問卷題目。在唯一提示「國語文課程」等於學校教育中的國語、國文課程的情況下,電訪全台21歲至60歲民眾,有效樣本1092份。

長期以來,國語文課程經常被誤以為沒有實際用途,隨著網路世代變革,國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屢被批判保守。但該團隊從事為期2週的新聞媒體語文現象觀察,2項調查結果都與網路負評大相逕庭,除了超過9成民眾認為會影響「人際關係」與「職場表現」,對個人「人生規劃」部分,則有近9成民眾認為具有好的影響。

台師大表示,由於網路社群對於國語文課程的支持與負面言論各半,研究團隊考慮到教師教學的問題。在問卷中,有超過8成民眾對國文或國語老師印象良好,有7成6的民眾對國語文整體課程有不錯的印象。這樣的結果反映在民眾自評國語文程度項目,有7成5的民眾自認程度非常好或還算好;對於國語文課程和授課老師印象較為不佳的年齡層,則是25歲至29歲。

另外,民眾在聽、說、讀、寫等4種國語文能力選項中,有過半數的民眾認為「說」最為重要,其次是「聽」,接著依序是「讀」、「寫」,且在21歲至24歲的年齡層有超過7成的民眾重視「說」的能力培養。

研究團隊認為一方面應該是受到社會環境變化,民眾在職場與日常生活所需的影響所致,另一方面則是凸顯國語文課程目前在技能教學部分過於偏重閱讀與寫作,而忽略說話與聆聽的一種警訊。

研究團隊發現,30歲以上民眾對於國語文課程有一致性的高認同度,對比當年國語文「課綱」的高比例文言文課文,透露出文言文教材並非造成民眾學習、應用國語文的阻力,反而可能是必要的助力。

此外,研究團隊在實施問卷調查之前,在今年8月曾經進行為期14天的日報型新聞媒體觀察,以4家的平面媒體和2家電子報為採樣對象。這6家新聞媒體的內容中,扣除文學性副刊,總共出現多達2437個成語或熟語,若不重複計算,也有1500個以上,平均每家媒體每天的新聞報導出現18個。

從調查中顯示,國人常用成語,如一手遮天、尸位素餐、不可或缺、五彩繽紛、天人交戰、比比皆是、以訛傳訛、共體時艱、共襄盛舉、如出一轍、卑躬屈膝、食髓知味、首當其衝、匪夷所思、粉飾太平、荒腔走板、隻手遮天、唯唯諾諾、推波助瀾、眾說紛紜、雪上加霜、層出不窮、鋌而走險、據理力爭、避重就輕、繩之以法、難辭其咎、變本加厲等,出現頻率較高。其中也出現部分本土語彙融入的情況,例如三腳督、好心被雷親、輸人不輸陣等。

從版面篇幅比例來看,民眾投書所使用的成語或熟語,遠高於媒體記者所使用。研究團隊表認為,這種情況適足以與民眾自認的國語文程度相對應,呈現出台灣目前社會的語文現象,以及民眾投稿時的字斟句酌。

雖然各家新聞媒體報導的標題或內容仍不乏錯誤,平均每家每天出現2個,但是在目前媒體內部缺少校對檢核流程的情況下,研究團隊認為即使還有改善空間,應屬於合理的表現。

台師大國文系教授鍾宗憲表示,台灣教育體制下,除了社會領域的文化史、本土語文領域的在地化相關課程,國語文課程從108《課綱》研修開始就強調課程必須彰顯文化內涵的必要性,建議國語文教學應更重視學生經驗和生活情境,融入實作、探索的教法當中,相信國人語文能力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