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本月4日率團訪中,看似平常的出訪,卻在德國乃至國際社會都引發批評,就連同屬執政聯盟的盟友都不挺,認為帶領諸多商界大老同行的蕭茲,面對剛獲得史無前例第3任任期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注定強硬不起來,只會背負「為經濟不惜舔中」的罵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蕭茲本次出訪,時間點確實有些尷尬,這陣子德國政壇才為了中國遠洋運輸有限公司(簡稱中遠),即將插足北方漢堡港一事爭論不休,由於漢堡港從古至今的經貿和戰略地位,無論是在野黨還是執政黨,都擔心德國會重蹈過度依賴俄羅斯的覆轍,結果就是在俄烏戰爭後,因能源危機被處處掣肘。

▲德國政壇為了是否該讓中資入股漢堡港碼頭一事爭論不休。圖為托勒奧特貨櫃碼頭。(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德國政壇為了是否該讓中資入股漢堡港碼頭一事爭論不休。圖為托勒奧特貨櫃碼頭。(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何況,習近平還在中共二十大時,當眾讓人「架走」前任國家主席胡錦濤,擺明誰的面子都不給,在台灣問題的用詞上也越發強硬,只差一件龍袍就登基為皇帝。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蕭茲還是去了,看看他在北京達到的成果:中德雙方都同意在烏克蘭問題上不應使用核武;中國將批准外籍人士施打BNT的新冠疫苗;重申一中政策,但反對以片面或非和平方式改變台海現狀;總價約170億美元的空中巴士(Airbus)訂單;以及與異議人士的視訊面會,展示德國仍重視人權議題。

從北京回來後,德國媒體紛紛開始解讀蕭茲中國行的意義,用蕭茲自己的話說,只要有和習近平共同發布反對在烏克蘭使用核武的聲明,就足以證明此趟「不虛此行」,藉此擋掉來自盟友和反對派的質疑。

不難看出,在關乎烏克蘭、中國人權爭議、台海和平的議題上,蕭茲遵循了外交上的詞彙,也算是給德國和歐盟的反對派一個交代,「該說的他都有說」,這些一時半刻解決不了的敏感議題,後續再看還能怎麼談;相較之下,經濟方面的獲益就具體的多,光是BNT成為首款進入中國龐大市場的外國新冠疫苗(目前僅限在中國的外籍人士),就讓BNT的股價一度大漲5%左右,未來若真的獲准讓中國公民施打,利益不容小覷。

推敲蕭茲的策略,應是經濟上不與中國脫鉤,但同時鼓勵企業在其他國家開展更多業務,變相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日子久了,即便北京有朝一日真的攻擊台灣,或做出什麼不容於國際社會的事,制裁也較有施力點,比直接脫鉤來得實際。蕭茲應該是認為,中國不單純是個貿易對象,與之打交道時,須得兼顧現實主義和戰略遠見。

再者,蕭茲的身分是德國總理,不是世界總統,他有責任要扛起德國的民生經濟,在他看來,完全撤出中國並不符合國家利益,特別近年大環境不景氣、經濟有衰退之虞,既然中國由習近平全面掌權已成定局,雙方直接對談並非壞事。何況今天的夥伴難保不會成為明天的對頭,以美國為例,萬一2年後的總統大選是川普(Donald Trump)捲土重來,美德關係就會出現變數,而且比起明確的經濟數字,道德就相對抽象,也很難為了道德因素,就都只跟所謂的民主國家往來交易。

不過,蕭茲畢竟不是德國政壇唯一的理性決策者,面對國內不同的聲音,值得蕭茲去思考,為何會有這樣的擔憂?自己的思想是否存在某些盲點?以德國的政黨政治分析,現在的政府是由社民黨(SPD)、綠黨(GRÜNE)和自由民主黨(FDP)一起組的,也就是所謂的「紅綠燈聯盟」(Ampelkoalition),蕭茲的決定引起不少聯盟內部人士批評,如出身綠黨的外交部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就堅持,必須改變德國的對中政策,聯邦政府應制定新的對中戰略,以因應近年中國政治制度發生的巨大變化,還要向北京明確表示,公平競爭條件、人權問題以及對國際法的承認,是開展合作的基礎,警告中國正在成為西方的系統性競爭對手。

▲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在聯合國大會嚴批俄羅斯說謊,以自衛為藉口入侵烏克蘭,濫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呼籲全世界譴責俄羅斯。(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德國外長貝爾博克不贊成蕭茲的中國行,並警告要防止中資插足漢堡港。(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雖然今天的德國總理若換成綠黨人士,而不是社民黨的蕭茲,習近平也不會因此讓步,但換個角度想,對抗專制者,不能只想以自由民主的思維去理解其行為模式,以為能用價值觀就改變對方,這點從習近平統治中國這些年的變化就可看出;而妄想靠專制國家來維持自身經濟福祉,終究也不是條安全的路。面對日趨強硬的習近平,一味走溫和的多元化路線到底有沒有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何不放手一搏,以免助長習氏政權的天朝氣焰,動輒便祭出辱華的指控與制裁,最終仍是禍及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