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報導,美國正準備在澳洲北部達爾文市(Darwin)以南的丁達爾空軍基地(Tindal air base)至少部署6架B-52戰略轟炸機,遭解讀為嚇阻中國、防衛台灣。邱國正對此表示,其他國家兵力部署有其含義,國防部不會去過問,國軍把自我防衛工作做好。事實上,在越戰期間,美軍B-52轟炸機也曾駐防台灣的空軍基地,執行對北越轟炸任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戰期間,美軍執行轟炸任務的B-17、B-29等螺旋槳轟炸機對德國與日本造成重傷害,在日本上空,B-29轟炸機擁有速度與高度優勢,讓日軍攔截機與防空火砲難以攔截,美軍最後透過B-29投下兩顆原子彈結束二次大戰。

不過,進入以噴射機為空戰核心的韓戰,美軍B-29轟炸機已經失去速度與高度優勢,頻頻遭到北韓MiG-15戰機擊落。在實戰環境下,螺旋槳轟炸機存在著航程不足、飛行升限較低,對前線機場的依賴過高、容易遭受敵方防空火砲等缺點,因此美軍認為有必要研發巡航速度更快、升限更高以及航程更長的噴射戰略轟炸機,以配合新時代洲際戰略轟炸的需求。

波音(Boeing)公司以B-47轟炸機為基礎研發出新一代長程噴射戰略轟炸機,於1952年4月完成試飛,美軍賦予B-52的編號。美軍現役B-52H為B-52系列最後生產型號,1958至1962年間一共生產102架,最多可搭載27公噸的武器轟炸敵人,在執行戰術轟炸任務時能搭載104枚炸彈投擲;在執行戰略轟炸任務時翼下掛載裝設核彈頭的空射巡弋飛彈。

1960年代美軍介入越南戰爭後,選定台灣的清泉崗基地作為美軍在東亞主要的後勤支援基地,在美方出資、我國提供土地與人力擴建下,清泉崗基地由原先10多公頃的基地,擴建變成占地1750公傾。

1965年3月至1968年11月期間,美軍實施代號「滾雷行動」的轟炸任務,美軍出動大批B-52轟炸機沿著越南、寮國、柬埔寨三國邊界的「胡志明小徑」實施高密度轟炸,參與越南轟炸任務的B-52轟炸機由泰國烏打拋與台中清泉崗基地起飛。清泉崗基地內的「美軍駐清泉崗基地足跡館」就保存有B-52在台服役照片。

與新式轟炸機相較,B-52轟炸機不具備雷達匿蹤能力,但B-52載彈量大,能攜帶美國空軍各種武器執行任務,甚至是空投傳單,也是美國空軍捨不得將它退休的原因之一。2013年11月,中國單方面宣布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引起周邊鄰國不滿之際,美軍派出2架B-52戰略轟炸機無預警飛進東海防空識別區內繞行一周,意圖向北京示威。

美國空軍在2019年宣布B-52H轟炸機升級計畫,包括換裝與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同樣的AN/APG-79 雷達、升級航電系統、勞斯萊斯公司生產的F130發動機,預計可以服役至2050年。升級過後的B-52轟炸機稱為B-52J,屆時這批轟炸機服役已邁入90歲。

▲B-52轟炸機。(圖/美國空軍)
▲越戰期間,B-52轟炸機由泰國烏打拋與台中清泉崗基地起飛,對北越實施轟炸。(圖/美國空軍)
▲越戰期間,美軍利用B-52轟炸機對北越轟炸,逼迫北越談判。(圖/美國空軍)
▲越戰期間,美軍利用B-52轟炸機對北越轟炸,逼迫北越談判。(圖/美國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