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2004年首次提出ESG概念,ESG成為社會各界對可持續發展建設的重要考慮標準。近年來,新冠疫情、氣候變化、黑天鵝事件頻傳… 全球性危機加速推動了ESG理念並在國際社會形成普遍共識。越來越多企業加入ESG 一步步實現可持續發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同于傳統財務業績評價,ESG是一種以企業、社會和地球和諧共生為目標的可持續發展觀,是衡量企業在促進環境保護、履行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績效方面表現的新型標準,也是投資者評估企業發展潛力和前景的新型投資準則。

隨著國際社會對環保和社會發展認知的成熟,社會各方對可持續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企業和社會兩者之間的關係也在被重新構建,企業ESG管理能力在被具體指標所量化和顯化。對投資方來說,評估一家企業是否優質必須加入ESG要素,財務指標及股東利益將不再是唯一的標準,忽略ESG或ESG評分不佳將被不再有長期投資價值。

2021年大陸A股上市公司有26% 發佈ESG報告,在滬深300成分股中比例更高達83%。越來越多公司選擇主動披露ESG資訊。ESG成為企業品牌聲譽、社會責任、投資者信心…等方面形成了強關聯。預期在碳中和落地專案逐漸增多以及碳排放交易所成立之後,ESG投資的發展只會越來越快。

目前國際ESG評級機構已超過30多家,發展超過600項(ESG rating),其中較多數投資人關注的機構包含MSCI、S&P Global、ISS ESG、Moody’s、Bloomberg、Fitch、FTSE Russell及Morningstar旗下的Sustainalytics。未來企業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現在公司整體評分中的占比將越來越高,ESG也將成為優質公司的標準配置。只有兼顧業務發展和ESG管理的企業才能被留下。

以往評估主要側重財務指標,現加入ESG要素因數,將社會責任、環境責任、公司治理納入評估,為企業未來發展提供正確理論依據的同時,幫助投資人與合作機構做出正確的投資及合作決策,ESG使企業具備更好的風險把控和可持續盈利能力,在資本市場更受投資者青睞,能以更低的成本融資。從而獲得和吸引更多長期資本的認可。而企業可以將ESG視為在資本市場中建立優質品牌形象的一種有效途徑。

ESG標準的變化對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沒有及時關注ESG最新動態,未能跟上ESG標準的變化,會使企業在未來被淘汰。因此,在全球提倡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企業應當加快完善自身ESG標準體系建設,並積極參與全球治理與環境保護,承擔社會責任,與時俱進,及時更新完善標準,才能在新時代的震盪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黃至堯博士/兩岸人資專家,擁有台灣、美國、香港、中國大陸多年HR暨顧問經驗,兩岸四地企業演講人氣講師。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