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再論述。
首先要說明的是,許多軍方將官都很喜歡在退伍後對軍中事務提出針貶,總的來說這是好事,雖然常常有評論說在位時怎麼都不說的批判。
時下所流行的不對稱作戰似乎成了口號,但其具體的內容卻不見軍方申論,反倒由退伍將官來指點,這算是政府的失職。李喜明前總長的書相當厚,但有幾點是可以提出來供大家參考的。
首先是俄烏戰爭中無人機的表現,這種以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模式就是典型的不對稱作戰,但這種戰術與戰法事實上早就在2020年雙亞衝突中就現出來,當時亞美尼亞與亞拜塞然的無人機大顯神威。後續在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在無人機的導引下被2枚海王星飛彈擊沉後,外界紛紛斷言無人機的世代已經來臨。後續也有許多人討論要如何發揮不對稱作戰,但是產出物呢?
俄羅斯裝甲縱隊在烏克蘭無人機隊前的無能為力,大眾透過新聞畫面中看到,現在問題來了,台灣軍方看到這些案例後還採構地表最強的M1A2T戰車做甚麼?不曉得,好像是單位繼續採構,學術單位繼續討論該如何不對稱作戰的討論。
這個現象驗證了李前總長的新書論點,各軍種與單位都在爭奪稀少的軍事預算,況且戰甲兵的養成教育就是開戰車,能夠赴美接裝更好,在職涯升遷與軍種本位競逐預算下,俄烏戰爭與雙亞衝突中,有關無人機的應用似乎成了軍方茶餘飯後的談資議題,其他沒有。
怎麼會這樣?對,就是這樣,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戰機與軍艦的採購上,要不要繼續制空、制海?還是只是不讓中國擁有一定時間的制空與制海權、好讓敵軍不要上岸為滿足?若大眾能接受這種觀念的話,那麼這就算是不對稱作戰的具體實踐。
※日本強化南西諸島的防衛。
一般人對日本人的印象是,做事一板一眼,研究學問上也是相當徹底,許多部分還稱得上是「龜毛」。但這種做事謹慎的態度,在工程上或是軍事議題上都能經得起檢驗,防衛西南諸島就是一例。
為對抗中國軍力崛起與頻繁進出第一島鏈,日本在預算增加後開始強化西南諸島的防禦,西南諸島泛指琉球以下的各島嶼。日本的防禦方式是將這些島嶼飛彈化,例如在宮古島與石垣島上部署反艦飛彈,日後中國進出宮古水道時將有所顧忌,另在與那國島上部署哨戒點,也就是廣設監聽站來監測周遭動態。
由於盯著雷達螢幕這種任務是相當枯燥且無聊的,因此一般這類勤務西方國家多半委由無人機來運作,日本在防衛西南諸島時就是用類似的概念。大型的RQ-4用於常規性的空中巡邏,但也採購小型自殺無人機用於防禦,外媒報導這些自殺型無人機包含以色列的哈普洛與美製彈簧刀等機型。
二次大戰時,德軍在法國諾曼地的防禦是以駐軍加上堅固工事而成,未料這些工事竟不到一天內被盟軍所攻破,這也導致退役中將說將後備部隊前推到灘岸是當砲灰的說法。但我們要問,那軍方作了什麼改變?
日本防禦西南諸島的假定,就是將這些小型自殺無人機當作二戰時期的岸防砲,但因為這些武器可以到處分散與藏匿,對即將上岸或是換乘舟波的登陸軍來說是致命的威脅。台灣人對日本的產品或是農作物有不錯的口碑,就在於日本人做事的嚴謹與認真,在西南諸島的防衛上想必也經過深思熟慮才施行,Copy日本的島嶼防衛戰術沒有甚麼可恥的,有用就好。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俄烏戰爭中不對稱作戰的無人機奏效。新聞
※日本強化南西諸島的防衛。
10月10日,前陸軍副司令劉得金提出後備部隊前推將成砲灰的說法,而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則是出版新書,兩人都在退伍後對國軍改革提出意見。另一方面,台灣向美國採購的M1A2T戰車預計在2024年接裝以及日本強化琉球防務的新聞。※俄烏戰爭中不對稱作戰的無人機奏效。
首先要說明的是,許多軍方將官都很喜歡在退伍後對軍中事務提出針貶,總的來說這是好事,雖然常常有評論說在位時怎麼都不說的批判。
時下所流行的不對稱作戰似乎成了口號,但其具體的內容卻不見軍方申論,反倒由退伍將官來指點,這算是政府的失職。李喜明前總長的書相當厚,但有幾點是可以提出來供大家參考的。
首先是俄烏戰爭中無人機的表現,這種以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模式就是典型的不對稱作戰,但這種戰術與戰法事實上早就在2020年雙亞衝突中就現出來,當時亞美尼亞與亞拜塞然的無人機大顯神威。後續在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在無人機的導引下被2枚海王星飛彈擊沉後,外界紛紛斷言無人機的世代已經來臨。後續也有許多人討論要如何發揮不對稱作戰,但是產出物呢?
俄羅斯裝甲縱隊在烏克蘭無人機隊前的無能為力,大眾透過新聞畫面中看到,現在問題來了,台灣軍方看到這些案例後還採構地表最強的M1A2T戰車做甚麼?不曉得,好像是單位繼續採構,學術單位繼續討論該如何不對稱作戰的討論。
這個現象驗證了李前總長的新書論點,各軍種與單位都在爭奪稀少的軍事預算,況且戰甲兵的養成教育就是開戰車,能夠赴美接裝更好,在職涯升遷與軍種本位競逐預算下,俄烏戰爭與雙亞衝突中,有關無人機的應用似乎成了軍方茶餘飯後的談資議題,其他沒有。
怎麼會這樣?對,就是這樣,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戰機與軍艦的採購上,要不要繼續制空、制海?還是只是不讓中國擁有一定時間的制空與制海權、好讓敵軍不要上岸為滿足?若大眾能接受這種觀念的話,那麼這就算是不對稱作戰的具體實踐。
※日本強化南西諸島的防衛。
一般人對日本人的印象是,做事一板一眼,研究學問上也是相當徹底,許多部分還稱得上是「龜毛」。但這種做事謹慎的態度,在工程上或是軍事議題上都能經得起檢驗,防衛西南諸島就是一例。
為對抗中國軍力崛起與頻繁進出第一島鏈,日本在預算增加後開始強化西南諸島的防禦,西南諸島泛指琉球以下的各島嶼。日本的防禦方式是將這些島嶼飛彈化,例如在宮古島與石垣島上部署反艦飛彈,日後中國進出宮古水道時將有所顧忌,另在與那國島上部署哨戒點,也就是廣設監聽站來監測周遭動態。
由於盯著雷達螢幕這種任務是相當枯燥且無聊的,因此一般這類勤務西方國家多半委由無人機來運作,日本在防衛西南諸島時就是用類似的概念。大型的RQ-4用於常規性的空中巡邏,但也採購小型自殺無人機用於防禦,外媒報導這些自殺型無人機包含以色列的哈普洛與美製彈簧刀等機型。
二次大戰時,德軍在法國諾曼地的防禦是以駐軍加上堅固工事而成,未料這些工事竟不到一天內被盟軍所攻破,這也導致退役中將說將後備部隊前推到灘岸是當砲灰的說法。但我們要問,那軍方作了什麼改變?
日本防禦西南諸島的假定,就是將這些小型自殺無人機當作二戰時期的岸防砲,但因為這些武器可以到處分散與藏匿,對即將上岸或是換乘舟波的登陸軍來說是致命的威脅。台灣人對日本的產品或是農作物有不錯的口碑,就在於日本人做事的嚴謹與認真,在西南諸島的防衛上想必也經過深思熟慮才施行,Copy日本的島嶼防衛戰術沒有甚麼可恥的,有用就好。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