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張神似電影「猛毒」角色的漆黑怪魚照片曝光後,不斷在國外推特(Twitter)上瘋傳。但其實這張照片是台灣農委會水產試驗所5年前所拍下,這隻怪魚的真實名稱以及詳細身世也隨之曝光。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2017年12月26日時到臺東海域進行例行性魚類相調查時,意外在東河鄉外海350公尺深處捕獲5尾罕見小型鯊魚,經鑑定後確認為臺東新記錄的卡氏尖頷烏鯊(學名Trigonognathus kabeyai)。
卡氏尖頷烏鯊屬於烏鯊科(Etmopteridae)的小型鯊魚,目前全世界僅日本、夏威夷及臺灣有發現捕獲紀錄。該物種於1986年首次在日本愛知縣330公尺深海捕獲本種,1987年在德島縣捕獲第2尾,於1990年由東京大學的望月賢二及大江文雄教授發表為新屬新種。而台灣則除了在台東外海調查發現卡氏尖頷烏鯊之外,也曾有漁民在東港及南方澳的拖網混獲中有捕獲過。
當時水產試驗所一共捕獲5尾樣本,但其中僅1尾存活,低溫包裝攜回後嘗試以10℃低溫海水飼養,但僅存活1日。卡氏尖頷烏鯊的牙齒與一般鯊魚的利齒完全不同,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牙齒均為針狀牙,活似蛇類毒牙這也是英名viper shark的由來,更特別的是上下顎部分可往前方延伸,搭配尖牙可有效突襲獵物。白天牠們白天主要棲息在300-400公尺深海處,夜間則隨著獵物如小型燈籠魚群移動至水深150公尺處淺海覓食,推測日夜垂直洄游習性之可能。
沒想到5年後,水產試驗所的照片意外在國外推特圈爆紅,更有不少網友驚呼「看起來好像外星生物」、「那個嘴巴真的很有殺傷力的感覺」、「看到照片,腦海裡第一個出現的字眼是異形」、「這根本是猛毒吧」。(編輯:潘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卡氏尖頷烏鯊屬於烏鯊科(Etmopteridae)的小型鯊魚,目前全世界僅日本、夏威夷及臺灣有發現捕獲紀錄。該物種於1986年首次在日本愛知縣330公尺深海捕獲本種,1987年在德島縣捕獲第2尾,於1990年由東京大學的望月賢二及大江文雄教授發表為新屬新種。而台灣則除了在台東外海調查發現卡氏尖頷烏鯊之外,也曾有漁民在東港及南方澳的拖網混獲中有捕獲過。
當時水產試驗所一共捕獲5尾樣本,但其中僅1尾存活,低溫包裝攜回後嘗試以10℃低溫海水飼養,但僅存活1日。卡氏尖頷烏鯊的牙齒與一般鯊魚的利齒完全不同,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牙齒均為針狀牙,活似蛇類毒牙這也是英名viper shark的由來,更特別的是上下顎部分可往前方延伸,搭配尖牙可有效突襲獵物。白天牠們白天主要棲息在300-400公尺深海處,夜間則隨著獵物如小型燈籠魚群移動至水深150公尺處淺海覓食,推測日夜垂直洄游習性之可能。
沒想到5年後,水產試驗所的照片意外在國外推特圈爆紅,更有不少網友驚呼「看起來好像外星生物」、「那個嘴巴真的很有殺傷力的感覺」、「看到照片,腦海裡第一個出現的字眼是異形」、「這根本是猛毒吧」。(編輯: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