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周世惠舊金山13日專電)不是真的辭職,只是改變拚命三郎的心態、只做基本限度的努力,拒絕勞碌工作的態度在疫情後的美國乃至全球蔚為流行。但有專家提醒,不景氣時,這類人有失業危機。
自今年夏天開始,「無聲辭職」(quiet quitting)一詞在社群媒體竄紅,意指不追求把工作做滿、而是做好分內工作,其餘則與自己無關。
美國財經媒體CNBC國際台在本週的報導,把這個英文字解讀為「躺平」或「擺爛」,用以形容中國的年輕人對生活和職場的沮喪感。
「無聲辭職」一詞最早似乎是在7月的TikTok貼文問世。根據影片創作者@zaidleppelin的解釋,「還是履行職責,只是不再接受工作就是人生的勞碌文化」。
當人們飽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的痛苦後,美國職場文化出現了「大離職潮」(The Great Resignation)與不接受勞碌文化的兩大趨勢。然而隨著經濟前景趨向衰退,美國「財經內幕」(Business Insider)12日報導,一些專家警告,只做最低限度努力的員工將會第一個收到解雇通知。
專攻女性領導力學習的「雅典娜聯盟」(Athena Alliance)創辦人兼執行長布朗(Coco Brown)表示,在經濟繁榮時,雇主會關注、想辦法增加員工的參與度;在不景氣時,則會放棄那些閒散的員工。
履歷建立公司(ResumeBuilder)上月調查1000名經理人,其中75%認為「解僱只做最低限度工作的員工是合理的」。
美國經濟研究機構「環球透視」(Global Insight)6月對美國一千多名員工進行調查,發現23%「非常擔心」在下一個經濟衰退中失業。同一項調查中,87%經理人表示,可能在經濟衰退期就得裁員。
不過,一家公司如何裁員,大眾在數位時代很容易取得消息。職場心理學家葛蘭傑(Ben Granger)說,若有任何公司在經濟衰退期試圖走回頭路,改變過去3年兼具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模式,將會對該公司未來的求才引發負面影響。
並非所有人都得擔心失業,企業顧問麥唐納(Jay McDonald)認為,現在仍是勞方驅動的就業市場,「一個人躺平,依舊可以做很多貢獻,關鍵在於你所提供的價值要能與薪資匹配」。(編輯:馮昭)1111014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財經媒體CNBC國際台在本週的報導,把這個英文字解讀為「躺平」或「擺爛」,用以形容中國的年輕人對生活和職場的沮喪感。
「無聲辭職」一詞最早似乎是在7月的TikTok貼文問世。根據影片創作者@zaidleppelin的解釋,「還是履行職責,只是不再接受工作就是人生的勞碌文化」。
當人們飽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的痛苦後,美國職場文化出現了「大離職潮」(The Great Resignation)與不接受勞碌文化的兩大趨勢。然而隨著經濟前景趨向衰退,美國「財經內幕」(Business Insider)12日報導,一些專家警告,只做最低限度努力的員工將會第一個收到解雇通知。
專攻女性領導力學習的「雅典娜聯盟」(Athena Alliance)創辦人兼執行長布朗(Coco Brown)表示,在經濟繁榮時,雇主會關注、想辦法增加員工的參與度;在不景氣時,則會放棄那些閒散的員工。
履歷建立公司(ResumeBuilder)上月調查1000名經理人,其中75%認為「解僱只做最低限度工作的員工是合理的」。
美國經濟研究機構「環球透視」(Global Insight)6月對美國一千多名員工進行調查,發現23%「非常擔心」在下一個經濟衰退中失業。同一項調查中,87%經理人表示,可能在經濟衰退期就得裁員。
不過,一家公司如何裁員,大眾在數位時代很容易取得消息。職場心理學家葛蘭傑(Ben Granger)說,若有任何公司在經濟衰退期試圖走回頭路,改變過去3年兼具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模式,將會對該公司未來的求才引發負面影響。
並非所有人都得擔心失業,企業顧問麥唐納(Jay McDonald)認為,現在仍是勞方驅動的就業市場,「一個人躺平,依舊可以做很多貢獻,關鍵在於你所提供的價值要能與薪資匹配」。(編輯:馮昭)11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