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在今(11)日凌晨3點24分發生芮氏規模5.9強震,地震深度僅17.9公里,全台都有感。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今年發生芮氏規模超過6.0的地震已經有8起,規模5.0~6.0的也來到55起。氣象局地震預報中心主任陳國昌指出,上述兩項數據皆已超越歷年平均值,「地震活躍度」是往年平均的2、3倍,預計今年的地震活動,可能還會持續活躍發生,提醒民眾一定要隨時做好防災準備。此外,這次由於台北市震度未達4級,因此沒有對手機發布國家警報,但氣象局地震中心的警報系統也將持續針對都會區做更新。
陳國昌表示,以往年數據表現來看,台灣每年平均芮氏規模超過6的地震為2.5次,規模5.0~6.0的平均25次,但光到今年10月,兩者數據皆分別來到8次、55次,成長幅度已經來到的2、3倍,以目前的情勢來看,今年的地震可能還會持續活躍的發生。「台灣新一輪的地震活躍期『也許』去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但地震活躍就是這樣,有時候1、2年釋放能量少,有時候又連續幾年不斷釋放,但確立是否為活躍期,只能在事後去評斷,並非地震頻繁發生前,或發生時去評斷。」
此外,今晨3點24分發生規模5.9強震,由於「場址效應」放大地震震度,因此許多北部民眾在睡夢中驚醒,不過除了最接近震央的宜蘭、花蓮國家級警報大響外,台北、新北等地沒有警報聲再次引發一討論。陳國昌表示,今年1月3日在花蓮外海的類似位置也有發生芮氏規模6.06的地震,當時台北達4級,但警報沒響,地震預報中心飽受批評,此次雖然晃動有感,但台北震度在3級,未達預警標準,因此才未發出,不過針對電視台的3級預警標準和花蓮、宜蘭的4級標準,都有順利發出,且時間是在震央發生地震後的22.7秒,比以往外海地震至少要35秒才能傳達快上許多,氣象局也承諾未來將持續針對都會區的預警秒數持續精進,讓災害降至最低。
而針對這起5.9強震,陳國昌估計出現規模5以上餘震機率很低,餘震次數也偏少,1天內可能只有2個左右達到規模4.5以上。且由於震央離陸地遠,就算發生餘震,規模小的地震也很難偵測,加上該區地質構造較破碎,「若餘震沒有短時間不斷發生,甚至有可能1個餘震都不會發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今晨3點24分發生規模5.9強震,由於「場址效應」放大地震震度,因此許多北部民眾在睡夢中驚醒,不過除了最接近震央的宜蘭、花蓮國家級警報大響外,台北、新北等地沒有警報聲再次引發一討論。陳國昌表示,今年1月3日在花蓮外海的類似位置也有發生芮氏規模6.06的地震,當時台北達4級,但警報沒響,地震預報中心飽受批評,此次雖然晃動有感,但台北震度在3級,未達預警標準,因此才未發出,不過針對電視台的3級預警標準和花蓮、宜蘭的4級標準,都有順利發出,且時間是在震央發生地震後的22.7秒,比以往外海地震至少要35秒才能傳達快上許多,氣象局也承諾未來將持續針對都會區的預警秒數持續精進,讓災害降至最低。
而針對這起5.9強震,陳國昌估計出現規模5以上餘震機率很低,餘震次數也偏少,1天內可能只有2個左右達到規模4.5以上。且由於震央離陸地遠,就算發生餘震,規模小的地震也很難偵測,加上該區地質構造較破碎,「若餘震沒有短時間不斷發生,甚至有可能1個餘震都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