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發展遲緩是指在認知、語言及溝通、心理社會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有疑似異常的情形,須經由專業醫療評估確認。若小孩的發展與一般正常小孩相差兩個標準差以上,就是屬於「發展異常」。兒童發展遲緩的原因有很多,目前已知基因遺傳及環境因素的影響為最大,而環境因素包括後天營養、家庭環境刺激等。發展遲緩的治療只要以早期療育為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醫描述發展 遲緩會有「五遲」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主任張晉賢表示,在傳統中醫學中也有類似發育障礙之描述,也累積了許多治療發展遲緩兒童的經驗。在《小兒藥證直訣》中談到「五遲」就是中醫對小兒發育遲緩的觀察,有立遲、行遲、語遲、髮遲、齒遲等,「五遲」中的「語遲」指的是語言發展遲緩,「立遲」與「行遲」其實就是動作發展遲緩,「髮遲」初生時沒有頭發或非常少,隨年領增長頭髮仍稀疏難長或不濃密,「齒遲」指一般嬰兒六個月至八個月大時開始長牙,大約到兩歲半至三歲時會長齊二十顆乳牙。

若一歲仍未出牙、或數量甚少,就是屬齒遲;而「五軟」,則是指小兒頭軟、項軟、口軟、手足軟、肌肉軟。這五種發育遲緩和五種肌肉萎軟的疾病都屬於小兒發育障礙的病症。

中醫透過針灸 還有「捏脊」改善

中醫在治療上述「五遲」、「五軟」等兒童發展遲緩,主要有兩種策略,一為「藥物」,二為「針灸」,自古以來中醫將這些情況分屬不同臟腑的虛損,臨床上使用通竅、醒腦、健脾、補氣、滋腎等相應的藥物來治療。

除了針灸及藥物治療外,平時在家裡也可以幫小朋友「捏脊」。捏脊的操作方式:用雙手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的指腹對應用力,捏住小兒脊柱兩側肌肉,從正中間旁開兩指節的寬度(以小孩子的食指及中指的寬度測量),拇指在後,另三指在前,三指向後捻動,拇指向前推動,每捏一次,向上推移一點。從尾椎骨處開始,和緩地向上推移,至頸部後為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53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