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濟研究院今(3)日發布9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下滑2.3個百分點至44.9%,已連續3個月呈現緊縮,且為2020年5月以來的2年4個月新低,中經院院長張傳章強調近2個月指數跌幅有收斂的趨勢,短期景氣擴張動能趨緩,中經院第三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馨蕙提到中國20大日後是否有機會鬆綁封控措施,將為後市觀察重點。
經季節調整後的PMI指數在8月下跌至47.2%,寫下逾2年新低的紀錄,9月續跌2.3個百分點至44.9%,已是連續第3個月呈緊縮,且為2020年5月以來的2年4個月新低,不過,中經院院長張傳章卻表示,近2個月指數跌幅已有收斂的趨勢。
他解釋,近期進入年底歐美消費旺季,且國內消費也有復甦,整體來說,短期景氣擴動能趨緩。
組成PMI的5項指標中,新增訂單、生產與人力僱用緊縮,供應商交貨時間下降,存貨轉為緊縮。台灣永續供應協會理事長賴樹鑫表示,雖然新增訂單、生產與人力僱用3指數仍呈緊縮,但與上月相比,已有所改善,至於客戶存貨下降也仍然在擴張區間,他說明,代表終端需求還算穩定。
中經院指出,9月有5大產業PMI緊縮,跌幅皆有收斂,依緊縮速度排序為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39.7%、電子暨光學產業41.1%、交通工具產業45.2%、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45.7%與基礎原物料產業47.6%,僅食品暨紡織產業指數50.4%,呈現擴張。
賴樹鑫說明,前2年因供應鏈不確定性高,在超訂產品過後,各產業消化庫存的情況不一,以電子零組件產業為例,汽車零組件或是汽車晶片等需求仍強勁,資訊產品則還在進行庫存調整中。
他認為,整體產業景氣還是相當穩健,製造業可能受到通膨、疫情、晶片法案帶來的衝擊,但也可望成為正面的競爭商機。
至於對於6大產業未來半年的展望則皆呈現緊縮,依緊縮速度排序為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19%、電子暨光學產業25.6%、基礎原物料產業27.2%、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33.8%、交通工具產業34.8%與食品暨紡織產業48.1%。
中經院第三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馨蕙提到,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素,除了通膨、升息之外,中國20大日後是否有機會鬆綁封控措施,也將為後市觀察重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解釋,近期進入年底歐美消費旺季,且國內消費也有復甦,整體來說,短期景氣擴動能趨緩。
組成PMI的5項指標中,新增訂單、生產與人力僱用緊縮,供應商交貨時間下降,存貨轉為緊縮。台灣永續供應協會理事長賴樹鑫表示,雖然新增訂單、生產與人力僱用3指數仍呈緊縮,但與上月相比,已有所改善,至於客戶存貨下降也仍然在擴張區間,他說明,代表終端需求還算穩定。
中經院指出,9月有5大產業PMI緊縮,跌幅皆有收斂,依緊縮速度排序為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39.7%、電子暨光學產業41.1%、交通工具產業45.2%、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45.7%與基礎原物料產業47.6%,僅食品暨紡織產業指數50.4%,呈現擴張。
賴樹鑫說明,前2年因供應鏈不確定性高,在超訂產品過後,各產業消化庫存的情況不一,以電子零組件產業為例,汽車零組件或是汽車晶片等需求仍強勁,資訊產品則還在進行庫存調整中。
他認為,整體產業景氣還是相當穩健,製造業可能受到通膨、疫情、晶片法案帶來的衝擊,但也可望成為正面的競爭商機。
至於對於6大產業未來半年的展望則皆呈現緊縮,依緊縮速度排序為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19%、電子暨光學產業25.6%、基礎原物料產業27.2%、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33.8%、交通工具產業34.8%與食品暨紡織產業48.1%。
中經院第三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馨蕙提到,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素,除了通膨、升息之外,中國20大日後是否有機會鬆綁封控措施,也將為後市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