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成功大學機械手臂人機協作新作品「織蔭」,為成大校園帶來新風景。成大建築系副教授沈揚庭師生團隊在光復校區一隅推出全尺寸木座涼亭,結合仿生演算法與機械手臂多向度木榫工法,以直條木材交織描繪出如同樹木自然向上開展的生長樣貌,甫一推出即吸引各界矚目。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織蔭(Interlace Forest)」的設計概念是從成大知名地標-榕園成群的樹林意象出發,以 8 棵同質卻形態互異的樹狀結構組成簇群,企圖展現出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仿生構築。為了模擬原生樹林枝幹交錯的自然美感,「織蔭」除了使用仿生的演算法來模仿樹木生長的生成邏輯,更結合機械手臂發展出多向度的木榫工法,團隊11人花了 4 個月的時間才完成。


沈揚庭表示,多向度木榫工法有別於傳統木榫工藝的垂直角度,可以讓木條嵌合達到人工無法放樣的精準多向角度,讓筆直的木條能夠以最自然的型態嵌合在一起。由於機器參與設計與製造過程,得以節省放樣,並為了順利建造而不得不修改原初設計等的傳統建築工序。如何讓「織蔭」具有迅速組裝的優勢,只需簡單的工具,按照編號依序組裝就能完成作品;因此,設計團隊的另一實踐場域則移至雲林口湖鄉的成龍溼地社區。團隊以類似「織蔭」的構法在雲林成龍溼地社區搭建一座休憩用的木座涼亭,其新穎的木構角度,結合漁網、紅樹林等漁村、濕地元素,建立當地鮮明的特色印象,吸引民眾爭相觀賞。


從「織蔭」可以看見其最上方 8 棵木作樹叢以一個共平面平整的收合成共構的樹冠,既整理了人造森林的上層邊界,也讓觀察者更能直觀的參照自然與人為之間的對比。「以樹木為意象的樹狀建築展現卡榫結構的創新構法,在成大榕園一隅創造一座科技藝術的木作森林。


▲成大建築系副教授沈揚庭(如圖)的「織蔭」同名書籍,紀錄完整的師生實作過程(圖/成功大學提供)
▲成大建築系副教授沈揚庭(如圖)的「織蔭」同名書籍,紀錄完整的師生實作過程(圖/成功大學提供)
沈揚庭表示,實作的過程十分有趣,能夠讓學生從無到有的實際參與人機協作的工作流程,並實地演練解決複雜問題的歷程。「織蔭」落腳於成大光復校區榕園旁的圓環角落,9 13 日正式開幕,同時發表同名書籍「Interlace Forest」,詳實記載了 6 位學生如何從各自提出設計概念,到評圖選出一個方案,並且共同完成實作的學習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