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今(27)日發布文章公開質疑台電的「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隻字不提電力來源,「真的可以讓台灣遠離限電、停電危機嗎?」對此,台電稍早回應,電網建設跟電源開發同樣重要,台電的新電源開發規劃,也都會在能源局年度的長期電力規劃中對外說明,並直言,特定媒體對電網計畫沒有電源規劃的質疑令人不解,就像是在批評於遠見新聞網站中看不到Netflix戲劇一樣,「類似誤導令人遺憾。」
台電於15日召開記者會,正式公布「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將於10年內投入5645億元,以「力求分散、持續強固、加強防衛」3大主軸,提升電網面對突發事故的因應能力。
遠見雜誌資深總主筆今日以「台灣真有錢?花5645億強化電網、隻字不提電力來源」為標題,質疑台電詳細計畫通篇洋洋灑灑,卻沒有提到最重要的電源開發及電力來源,並引用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所言:「缺電的根本問題不解決,再優質的電網也沒有用。」
台電今針對遠見的質疑回應,電網建設跟電源開發同樣重要,台電的新電源開發規劃,也都會在能源局年度的長期電力規劃中,以記者會方式共同對外說明。
台電直言,特定媒體對電網計畫沒有電源規劃的質疑令人不解,就像是在批評於遠見新聞網站中看不到Netflix戲劇一樣,牛頭不對馬嘴,類似誤導令人遺憾。
台電指出,「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是因為要滿足不斷成長的用電需求,除了電源開發面向之外,更要同步強化電網韌性,才能全面提升供電穩定。
至於電源開發的部分,台電說明,每年會在長期電力規劃中,與能源局共同對外說明,為了國際減碳趨勢,台電也積極推動碳排量減半的燃氣機組,目前大潭、興達、台中、通霄二期等燃氣發電計畫已同步展開。
另外,協和及大林計畫尚在環評階段,加上採購民營IPP燃氣機組電力,新增燃氣機組預估2022至2028年間仍將淨增加1697萬瓩,也持續強化需求管理措施,例如時間電價尖峰時段挪移、需量反應措施調整等,再加上儲能、抽蓄、慣常水力等發展,持續增加供電能力。
台電強調,即使電源充足,仍需透過電網建設,才能將電穩定輸送給用戶使用,且為因應未來淨零轉型目標,台灣2050年能源結構中預計60至70%為分散式再生能源,因此台電規劃強化電網韌性,也須提早為2050淨零轉型目標做好準備。
遠見報導中還提到「光是9月以來,高雄至少發生八起停電,幾乎是前所未有的警訊。」台電說明,自2018年啟動配電系統強韌計畫,更新汰換老舊線路設備、辦理裸露設備被覆化等工作後,經統計高雄地區配電事故件數,今(2022)年1至9月計有894件,相較2017年同期的1894件減少逾5成,顯示事故停電是逐年改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遠見雜誌資深總主筆今日以「台灣真有錢?花5645億強化電網、隻字不提電力來源」為標題,質疑台電詳細計畫通篇洋洋灑灑,卻沒有提到最重要的電源開發及電力來源,並引用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所言:「缺電的根本問題不解決,再優質的電網也沒有用。」
台電今針對遠見的質疑回應,電網建設跟電源開發同樣重要,台電的新電源開發規劃,也都會在能源局年度的長期電力規劃中,以記者會方式共同對外說明。
台電直言,特定媒體對電網計畫沒有電源規劃的質疑令人不解,就像是在批評於遠見新聞網站中看不到Netflix戲劇一樣,牛頭不對馬嘴,類似誤導令人遺憾。
台電指出,「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是因為要滿足不斷成長的用電需求,除了電源開發面向之外,更要同步強化電網韌性,才能全面提升供電穩定。
至於電源開發的部分,台電說明,每年會在長期電力規劃中,與能源局共同對外說明,為了國際減碳趨勢,台電也積極推動碳排量減半的燃氣機組,目前大潭、興達、台中、通霄二期等燃氣發電計畫已同步展開。
另外,協和及大林計畫尚在環評階段,加上採購民營IPP燃氣機組電力,新增燃氣機組預估2022至2028年間仍將淨增加1697萬瓩,也持續強化需求管理措施,例如時間電價尖峰時段挪移、需量反應措施調整等,再加上儲能、抽蓄、慣常水力等發展,持續增加供電能力。
台電強調,即使電源充足,仍需透過電網建設,才能將電穩定輸送給用戶使用,且為因應未來淨零轉型目標,台灣2050年能源結構中預計60至70%為分散式再生能源,因此台電規劃強化電網韌性,也須提早為2050淨零轉型目標做好準備。
遠見報導中還提到「光是9月以來,高雄至少發生八起停電,幾乎是前所未有的警訊。」台電說明,自2018年啟動配電系統強韌計畫,更新汰換老舊線路設備、辦理裸露設備被覆化等工作後,經統計高雄地區配電事故件數,今(2022)年1至9月計有894件,相較2017年同期的1894件減少逾5成,顯示事故停電是逐年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