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花東連續發生多次淺層大地震,造成建築物嚴重災損與民眾死傷,是台灣使用新震度分級以來,第一次觀測震度達到6以上的地震。地震之後,除災後重建外,建築結構安全和老舊建築更新、重建話題繼續被討論;此外,隨著科技進步,近日地震區域被發現並未在過去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針對東部地區曾繪製36條活動斷層之中,日後建築物與重大建設是否得因地制宜,將會是討論的重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到底,每回地震都是震出一堆問題。

扣除建築物倒塌,對民眾來說,隨著時間過去,所居住的房子越發老舊,居住安全話題只會越來越熱,偏偏速度緩不濟急。根據內政部房屋稅籍統計資料,全台總計有896.5萬戶住宅,其中有50.1%的住宅屋齡超過30年,全台住宅平均屋齡高達31年。在六都中,住宅老態最明顯的就是台北市,平均屋齡高達36.2年,有71.2%的住宅屋齡超過30年;可是截至111年7月底為止,全國都市更新案件累計1,502件,以目前國內一年實際能執行更新的房屋6,000-10,000戶計算,等於需要400年時間才能完成重建。造成這一切並非技術,而是產權整合與財務可行性還未全面到位,同時又因牽涉利益龐大,地主與開發商信任基礎不足等原因所致。

長此以往,縱然日後再有地震,民眾對居住安全的思維沒有覺醒,恐怕只能持續老調重彈。

相較於住宅的無難解,這幾次的地震,又震出企業除了傳統缺電、缺工、缺地、缺水、缺人才的「五缺」挑戰外的新變數。

特別是競爭力來自於高技術門檻的產業,如台灣經濟命脈的電子業,不少電子大廠的產品對環境相當敏感,對於地質與汙染狀況都有高度要求,設廠、擴廠茲事體大,這一連串地震震出的是公司是否在台擴張與否的方向,勢必使得許多業者私下委託民間進行相關調查,在商言商下,當地政府若無具體解決方案,恐怕地方期待利多將成海市蜃樓,因此帶動的周邊房地產與民間消費,眼看也將偃旗息鼓,影響不可謂不大。

所幸,看似地震震出許多問題,卻也震出一些可能和方向。

其一是提醒政府應該持續的調查環境與調整用途,凡事順勢而為。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文明的所有努力都顯得無比渺小,所幸科技日新月異,只要願意謙卑對待自然,能讓我們更能趨吉避凶。

其二是讓企業投資與民眾身家獲得保障的法令檢討。針對國土保育一直以來都有相關法令,只是有無落實,近年一次次地震帶來的恐慌,或許也是促成修法和民間參與的契機。

在科技相助的同時,法令與民眾的概念是否跟得上時代,願意放棄長久以來,官民都有的「與天對賭」思維,將公眾安全與公共利益放在私人利益之前,一起面對未來更多的挑戰,這反而是地震之後,政府與民間更該被提醒的事情。

這些年,台灣雖有紛擾,福報滿滿讓我們避過了許多天災,說是天佑台灣毫不為過,身為這島嶼上的一份子,日後不僅安身立命,還要能與自然共存,這是對眾人智慧的一大考驗。

祝福彼此,且行且珍惜。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