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台大遴選委員會即將選出新任校長,今(14)日晚間台大學生會與研究生協會舉行「校長候選人座談會」,邀請6位候選人與學生「直球對決」,闡述治校理念外,也現場回答同學提問,針對台大國文必修存廢問題,6位候選人也都提出不同看法。
台大正進行第13任校長遴選作業,今年共9位學者參與校長遴選,6日臨時校務會議中,進行校長候選人推薦投票,獲得1/3票數以上支持,才能進入下一階段,最終獲推薦者有6人,包含研發長李百祺、前代理校長郭大維、工學院院長陳文章、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台大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院長楊志新。
今晚間台大學生會與研究生協會舉行「校長候選人座談會」,除讓候選人分享治校理念,也開放現場學生提問。許多學生期待台大國文必修課程進行調整,讓學生有更多自由選課空間,針對廢除國文必修議題,李百祺回應,包含雙語化等問題或是推動多語言學習時,實務面上師資問題應該要克服,也許可與友校聯合,郭大維也認為,目前修課內容、科目都是過去一直流傳下來,會很需要大家溝通,需要特別思考師資問題。
陳文章指出,國文必修應該與通識一起檢討,「因為每個學院對於國文需求是不一樣的」,例如工學院希望能學習寫作方法撰寫文章與論文、文學院對詩詞或文學深度有幫助,因此要針對各學院需求不同有所切割。
「語文的議題到底重不重要?」黃瑞仁提到,社會上有50多歲的人在學習老子、莊子、紅樓夢等課程,美國也有教授運用東方思維跟西方管理學思維進行系統性思考,成為獨門學問,因此有文史哲藝背景,可以讓不同專長的人有人文素養,「所以在我心目中,我認為人文素養是我們台大的學生,必備的、跟其他的不一樣,他並不是只有專精在他的領域裡面」,應該要檢討的是課程提供者是否符合學生需求。
楊志新認為,國文是否必修,應從高中是否已經學夠國文探討,從小對國文已經有相當好認識,但聯考時許多科系不採納國文,必須檢視國文是否被忽略。楊也解釋,國文一方面是語言工具,另一方面也是文學,可以發展不同學問方向,因此要切割認識,當語言成為工具,包含英文、日文等學好,可以拓展國際,所以對於國文是否必修「實在是需要檢討,基本上我是覺得可以拿掉!」
葉丙成則坦言,若作為校長喊出刪除國文必修,「這件事情是很難成功的」,更反問若是刪除國文必修課,「那老師的工作權怎麼辦?」,因此若要務實改革,要回到問題本質思考如何解決,在能夠保障教師工作權情況下,如何讓課程更符合學生需求,也或許可以連結通識課程不足問題,將國文必修轉為通識課讓學生選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晚間台大學生會與研究生協會舉行「校長候選人座談會」,除讓候選人分享治校理念,也開放現場學生提問。許多學生期待台大國文必修課程進行調整,讓學生有更多自由選課空間,針對廢除國文必修議題,李百祺回應,包含雙語化等問題或是推動多語言學習時,實務面上師資問題應該要克服,也許可與友校聯合,郭大維也認為,目前修課內容、科目都是過去一直流傳下來,會很需要大家溝通,需要特別思考師資問題。
陳文章指出,國文必修應該與通識一起檢討,「因為每個學院對於國文需求是不一樣的」,例如工學院希望能學習寫作方法撰寫文章與論文、文學院對詩詞或文學深度有幫助,因此要針對各學院需求不同有所切割。
「語文的議題到底重不重要?」黃瑞仁提到,社會上有50多歲的人在學習老子、莊子、紅樓夢等課程,美國也有教授運用東方思維跟西方管理學思維進行系統性思考,成為獨門學問,因此有文史哲藝背景,可以讓不同專長的人有人文素養,「所以在我心目中,我認為人文素養是我們台大的學生,必備的、跟其他的不一樣,他並不是只有專精在他的領域裡面」,應該要檢討的是課程提供者是否符合學生需求。
楊志新認為,國文是否必修,應從高中是否已經學夠國文探討,從小對國文已經有相當好認識,但聯考時許多科系不採納國文,必須檢視國文是否被忽略。楊也解釋,國文一方面是語言工具,另一方面也是文學,可以發展不同學問方向,因此要切割認識,當語言成為工具,包含英文、日文等學好,可以拓展國際,所以對於國文是否必修「實在是需要檢討,基本上我是覺得可以拿掉!」
葉丙成則坦言,若作為校長喊出刪除國文必修,「這件事情是很難成功的」,更反問若是刪除國文必修課,「那老師的工作權怎麼辦?」,因此若要務實改革,要回到問題本質思考如何解決,在能夠保障教師工作權情況下,如何讓課程更符合學生需求,也或許可以連結通識課程不足問題,將國文必修轉為通識課讓學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