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中秋節許多人都摩拳擦掌準備聚會好好大快朵頤一番,小心「月圓人也圓」。根據國健署統計,國內成人肥胖盛行率已將近五成,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的疾病比率愈來愈高,這樣的現象也反映在捐血上。日前新竹有一名18歲女學生去捐血,事後竟收到通知她有「乳糜血」現象,原來女學生在暑假期間吃多動少,體重暴增了5公斤,造成血液中的含脂量飆高,雖能分離出紅血球使用,不影響血液的安全,但在全台因疫情影響,不時鬧血荒的時期,的確是有些浪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吃太油、高血脂致乳糜血 恐有新陳代謝問題

營養師黃千芮表示,透過引介到營養諮詢門診給予適當的飲食建議後,目前該名患者狀況已獲得改善。黃千芮指出,乳糜血是食物中的油脂經由腸壁的淋巴管進入血管,造成血液中的乳糜微粒濃度增加,使血漿呈現乳白色或混濁狀。捐血時偶有乳糜血現象者,有幾個原因:捐血前的飲食油脂含量較高,或平時油脂攝取太多,也可能是病態的高脂血症,導致油脂代謝異常。尤其有乳糜血的患者常有三高等新陳代謝問題,恐怕影響捐血的血品品質,建議盡量避免高油與高糖飲食,並落實體重管理,加上定期抽血檢查,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

六大飲食準則 乳糜血也不擔心

為維護捐血人的健康以及珍惜有限的資源,不辜負捐血人的愛心,黃千芮建議乳糜血民眾六個飲食準則,在日常生活無形中就可將血品變好:

  1. 將精緻麵包改為全穀雜糧類麵包,或是自製全穀雜糧粉部分取代精緻麵粉,或是沖泡全穀雜糧粉(如:藜麥、小麥、胚芽、糙米、黑米等)搭配豆漿,取代單純鮮奶。可提升水溶性膳食纖維及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及B群的攝取。
  2. 使用多樣化的蔬菜及水果提升維生素C及各項植物化學營養素,具抗氧化效果,保持血管彈性不老化,如果真的比較繁忙的族群也可以適當的補充單方維生素C的營養補充品取代。
  3. 試著可以讓三餐中有其中一餐,用植物性蛋白質取代動物性蛋白質,像是:豆腐、豆花、豆漿、豆皮、豆包等取代一餐主菜。
  4. 烹調用油可多採用植物性來源用油,如:芥花油、橄欖油、堅果、腰果等等取代動物性油脂。
  5. 精製醣類、加糖甜品會造成三酸甘油脂過高,而導致高血脂症,應盡量避免。
  6. 適度飲酒不豪飲。
普羅家族提醒,除了留意平時的飲食狀況,也可搭配補充保健食品讓營養更全面,為健康打底,而在服用前,建議可以諮詢專精保健食品的營養師,評估自己每天的飲食內容是否均衡,對症給營養,更能安心且有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50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