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於9月6日至16日,舉辦第4屆鄒族成果展演系列活動「pupuzu火」,以靜態展覽、擺攤、風笛工作坊、鄒族樂舞演出等,呈現原住民學生1年多來的學習成果,以及傳統鄒族文化。
台科大表示,「pupuzu火」系列展演,是台科大一年一度的原民週,包括「pupuzu火」靜態展覽、原民擺攤、風笛工作坊、鄒族樂舞演出、講座、達路岸長廊-「生命的震動」年展等,是台科大24位不同科系的原住民學生,以1年多來的學習歷程為基礎,融合2次部落文化學習的田野探訪實地經驗、以及在校園日常生活中所學,協力完成創作、演出、工作坊與活動。
台科大營建系學生安媛玟在展覽中介紹傳統服飾時表示,藉由這次活動,也更瞭解了自己的鄒族文化。
鄒族的監察委員、原資中心諮詢委員浦忠成表示,本次活動學生們抓到了鄒族的精要,也感謝台科大讓原住民學生追溯並開啟了尋根之旅,「文化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累積而成」。
台科大副校長劉志成強調,校內共有124位原住民學生,在校內顯得不同及獨特,「原住民文化是我們共同的資產,應該在原住民文化與智慧中,學習永續的精神。」
台科大指出,「pupuzu火」系列展演讓學生們分為文化組、樂舞組、美食組、工藝組。其中,工藝組學生結合理工背景,將鄒族傳統工藝「鼻笛」,運用紅外線感測器與聲響裝置,帶來互動裝置作品「風聲poepe」,希望參觀者能感受到「自己是通過鼻笛的風」,而鼻笛是很個人且抒發情感的,也希望參觀者在觸發時,可以將自己的感情投入當中,和鼻笛來場心靈的交流。
此外,學生還手工製作家屋與Kuba(鄒族聚會所)的模型、風笛和鼻笛等紀念品,讓參觀者在縮小的世界裡,探見傳統文化。
台科大表示,今年策展主題以學生們學習鄒族文化的成果為基礎,營造沉浸式的體驗,將鄒族文化中在家屋及Kuba裡都會出現的火塘為形象,擷取「笛聲聲波」轉化為錯落排列的竹子,高低的木座椅搭配風笛、鼻笛、人聲等混音,根據聲音高低大小變化產生的火光躍動,創造出令人想一探究竟的特殊空間,靜待大家入座,感受生命的傳遞與震動。
「pupuzu火」系列展演將陸續舉辦各式動、靜態活動,並於9月16日舉辦樂舞演出,由學生們呈現阿里山鄒族樂舞歌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科大營建系學生安媛玟在展覽中介紹傳統服飾時表示,藉由這次活動,也更瞭解了自己的鄒族文化。
鄒族的監察委員、原資中心諮詢委員浦忠成表示,本次活動學生們抓到了鄒族的精要,也感謝台科大讓原住民學生追溯並開啟了尋根之旅,「文化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累積而成」。
台科大副校長劉志成強調,校內共有124位原住民學生,在校內顯得不同及獨特,「原住民文化是我們共同的資產,應該在原住民文化與智慧中,學習永續的精神。」
台科大指出,「pupuzu火」系列展演讓學生們分為文化組、樂舞組、美食組、工藝組。其中,工藝組學生結合理工背景,將鄒族傳統工藝「鼻笛」,運用紅外線感測器與聲響裝置,帶來互動裝置作品「風聲poepe」,希望參觀者能感受到「自己是通過鼻笛的風」,而鼻笛是很個人且抒發情感的,也希望參觀者在觸發時,可以將自己的感情投入當中,和鼻笛來場心靈的交流。
此外,學生還手工製作家屋與Kuba(鄒族聚會所)的模型、風笛和鼻笛等紀念品,讓參觀者在縮小的世界裡,探見傳統文化。
台科大表示,今年策展主題以學生們學習鄒族文化的成果為基礎,營造沉浸式的體驗,將鄒族文化中在家屋及Kuba裡都會出現的火塘為形象,擷取「笛聲聲波」轉化為錯落排列的竹子,高低的木座椅搭配風笛、鼻笛、人聲等混音,根據聲音高低大小變化產生的火光躍動,創造出令人想一探究竟的特殊空間,靜待大家入座,感受生命的傳遞與震動。
「pupuzu火」系列展演將陸續舉辦各式動、靜態活動,並於9月16日舉辦樂舞演出,由學生們呈現阿里山鄒族樂舞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