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爛尾樓停貸潮未歇 經濟學者:連鎖反應海嘯般襲來

國際中心楊智傑/綜合報導

▲經濟學家指出,中國爛尾樓停供潮正引發一連串骨牌效應,包含開發商、銀行與政府都在這串連鎖反應當中。(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經濟學家指出,中國爛尾樓停供潮正引發一連串骨牌效應,包含開發商、銀行與政府都在這串連鎖反應當中。(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爛尾樓停供潮正引發一連串骨牌效應,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指出,由於中國政府監管收緊、多點疫情衝擊等影響導致中國房地產業資金鏈斷裂,如今爛尾樓讓購屋者拒繳款的停貸事件更像堆動骨牌效應,包含開發商、銀行與政府都在這串連鎖反應當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西班牙經濟學教授埃雷羅(Alicia Garcia Herrero)在《台灣銀行家》月刊當中指出,中國房地產風波是「結構性」而非「周期性」問題,目前停貸涉及的項目幾乎都來自民營或違約的開發商,如恆大、融創和綠地等,然而根據公開數據庫顯示,開發商平均比原先約定晚了14個月的時間才進行交屋,而停貸抗議的物件當中有32%已經超過了預期的交房期限,也就是說購屋者對於新建案是否能順利完成已全然失去信心,眼下偏好現有房屋,這讓仰賴預售屋作為資金來源的開發商面臨龐大現金壓力。

從2018年至2022年,開發商賣房取現當中預售屋的比例已經高達86%,開發商作為整個房地產市場供應鏈的上游,一旦無法順利取款可能影響到的是包含材料、家電、承包商尾款以及開發商積欠銀行帳務等,所有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為此,中國政府也出手調度國家資源,例如國務院將設立房地產基金計畫,以求緩解銀行資產質量惡化危機,或甚至直接確保未完工的爛尾樓能夠順利建成交付,避免停貸潮愈演愈烈。

然而埃雷羅教授認為,停貸風波的核心問題在於購房者對開發商徹底失去信心,由於近年來中國監管重拳狠狠打壓房地產業,加上疫情期間封城、靜默管理命令難以預期,家庭不再偏好房地產投資,而是選擇儲蓄,這可能為中國和亞洲經濟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包含中國房地產業可能從民營企業主導轉而面向國有企業佔據、房地產投資持續拖累中國經濟、中國內部貿易情緒低迷、建屋材料進口下降等經濟影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