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近日因為過於炎熱,加上降雨量不足,進而出現乾旱、農作物受損等情況,為了遏止用電量持續飆升,甚至祭出停電、限電措施。不過旱災帶來的影響,讓所謂的「旱震理論」再度於微博上掀起熱議,對此中國專家的看法則是,目前科學家們還沒有監測到任何大地震發生前會有的信號,請大家不要過度恐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中媒報導,近日中國網路上盛傳「大旱之後必有大震」等言論,並引述「旱震理論」提出者耿慶國的說法,認為地震與乾旱之間存在某種關聯,在孕震過程中,地震引起的氣象效應,表現為一系列災害性氣候和災害性天氣的極端值;另外,大氣環流運動狀態的變化,也可能對地震活動起著某種調劑作用,如臨震前出現的低氣壓和特大降水,會最終誘發地震的發生等等。相關內容被大量轉發,不少中國民眾信以為真。

對此,《澎湃新聞》研究指出,過去100多年內,中國許多區域發生旱災的次數並不算少,再加上旱震理論裡有所謂「未來3年」的時間條件,導致有的地方甚至大多數時候,都處在該理論所說的「可能會發生大地震」的時段。

報導並提出統計,指1900年至2013年,中國共發生過142次6級及以上的大地震,而這其中,大震之前1至4年為旱區的情況有79次,僅佔一半出頭。若反過來看,同樣的時間區段,中國的1297次大旱,於1至3年後發生大地震的,共有38次,佔比不到3%,更低。

報導也引述2011年,時任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地震預報部副主任張永仙曾表示,利用乾旱和氣候異常預測地震,虛報率很高,也很難用於震前預測,而且即便有些數據對的上,也不代表因果關係就能成立。

報導最後總結,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監測到任何大地震發生前,似乎必定會有的信號,而現階段人類能做到的,只有在地震發生之後,向地震橫波尚未到達的可能受災區域,提前數秒至幾十秒發出警報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