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自2008年開始推動「MIT新人推薦特區」,每年公開徵選8位(組)藝術新秀於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除提供展區基本設備及佈展經費,亦協助於展會的整體行銷宣傳。今(26)日公布本屆入選藝術家名單,入選的8位為李宜亞、吳修銘、邵士銘、陳昱榮、黃婷毓、黃敬中、黃彥勳、魏維德,作品將於10月20至24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的台北藝博展展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化部表示,「MIT新人推薦特區」今年邁入第15年,已支持120位藝術新秀,並自2013年起透過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媒合專業畫廊協助,讓入選藝術家在ART TAIPEI所搭建的舞台中面向藝術市場。

為擴展藝術家參與徵選的機會,文化部今年起將申請徵選資格由35歲放寬至40歲,入選藝術家的作品風格多元且關注當代議題;原民會自2020年起與文化部同步,辦理原住民藝術家個展專區,齊力扶植新銳藝術家,今年入選的藝術家為馬郁芳、高敏修,將與文化部選出8位藝術新秀,齊聚台北藝博展,展現台灣新銳藝術家多元的創作風貌。

MIT評審代表游文玫說明,本屆共計有87位藝術家報名,入選的作品品質更為成熟,創作媒材也更多元,包含水墨、油畫、粉彩、膠彩、壓克力、裝置藝術、複合媒材及數位藝術等類別,創作趨勢更為當代,因此,評選過程也很快凝聚共識,選出8件優秀的MIT入選藝術家。

文化部介紹,藝術家李宜亞的「轉身之處」系列創作呈現2021年上半年全球疫情肆虐的環境下,個人情感的回應;吳修銘將擷取的新聞媒體影像技轉為反向失真影格,暗喻當今社會媒體所營造的現實的真實性。

邵士銘以畫中的「過客」作為自身投射,闡述反覆徘徊於狹窄頹圮空間的心境;陳昱榮記錄自然界中不可見的各類波動,並轉化為視覺影像與空間裝置回應身體感知自然頻率的交互關係;黃婷毓的作品表達自我與世界認知的矛盾與感受。

黃敬中以廢棄的枝幹,經過窯燒製成木炭為媒材,表現生命循環的哲思;黃彥勳以繪畫探討生命之於宇宙的相互依存關係,表達當今人類生存狀態的反思;魏維德的作品則回憶70年代阿嬤家的客廳及喜慶流水席等種種樣貌。

原住民個展專區藝術家馬郁芳的作品藉由擬人的動物思考人與動物之間異質碰撞的無限可能;高敏修則以創作來討論族服、身份認同、原民文化與泛靈信仰之間的關係。

文化部指出,今年媒合畫廊包括藝星藝術中心、333畫廊、赤粒藝術、德鴻畫廊、丁丁藝術空間、傳承藝術中心、藝境畫廊及多納藝術。文化部與原民會將持續發掘台灣新銳藝術家,期許打造更多明日藝術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