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81歲李老先生,曾是叱吒風雲的航海業鉅子,一度媲美長榮集團董事長之地位,17年前曾因胃部穿孔出血進行次全胃切除手術合併小長沾黏,健康與事業開始急轉直下,最近更在5個月前,因嚴重小腸出血造成低血容性休克,面臨呼吸衰竭、緊急輸血13袋住進加護病房,必須插上氣管內管使用呼吸器才能治療,李先生原以為餘生只能慘澹度過,沒想到在醫師的專業治療下,奇蹟打破氣切魔咒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先生表示,裝上氣切管的這5個月,雖然病情逐漸好轉,但氣切管帶來的不適與不便,讓他一直耿耿於懷,當時入住護理之家,不但不能與他人正常說話,每2-3小時還要定期抽痰一次,吃東西也無法由口進食,只能靠一根鼻胃管進行灌食,深有所感自己從掌握權勢變成弱勢族群。

 

烏日林新醫院胸腔內科許人文醫師表示,其實 「氣切手術」是在頸部氣管處,從皮膚切一個洞,然後放入一個「J型通氣管」,建立氣管與外界的通道。氣切之目的多半是為了取代插管,也就是所謂的氣管內管,它可以讓病人藉由這個較短的通道呼吸,大量減少呼吸道的阻力,讓呼吸較不費力,反而有助病人盡快脫離呼吸器,也可降低長期經由口腔內插管對口腔、喉嚨的損傷。

 

許人文醫師指出,若要評估能否成功拔除氣切管,第一步要先檢視先前造成呼吸衰竭的病因是否已經消失,加上病人的各種檢查與生理指數是否達標,這都需要仰賴有經驗的胸腔科醫師來執行。臨床常見許多人都有氣切等於一輩子的迷思,評估李先生的整體狀況後發現他的意識相當清楚,雖然利用發聲器說話時有些痰音,呼吸時稍微費力,但全盤考量患者胸部X光檢查、抽血報告、營養指數,恢復到可自行咳痰,移除氣管成功率非常高,李先生成功拔管後開心表示最想做的事就是環遊世界圓夢。

 

許人文說,行醫30多年來已幫助無數患者移除氣管內管和氣切管,呼籲曾接受過氣切的病患千萬不要氣餒,經過身體調養與專家評估,告別氣切機率大,氣切傷口不用縫合,5-7天會自行癒合,可以正常說話、進食,成功恢復良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