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迄今在西北太平洋上只有8個颱風生成,而且所有颱風都「自動跳過」台灣轉彎遠離,當然也沒有發布過任何海上或陸上颱風警報,到今(18)日為止已經創下自1958年有統計以來,史上第二晚發布颱風警報的年份,由於目前數值模式預估顯示,未來10天內幾乎沒有熱帶擾動發展成颱風的機率,相當有可能打破2010年8月30日南修颱風最晚發布颱風警報紀錄。氣象專家賈新興提醒,目前看來大氣條件要等到9月15日之後,才會慢慢發展成為適合颱風生成環境,等於得等到中秋節之後才有機會一個接一個發展出來。不過賈新興也提醒,時序慢慢入秋,後續發展出來的颱風,有機會形成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的「秋颱」,對台灣威脅還是很大,民眾不可輕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氣象局統計,從1958年有紀錄以來,最晚發布颱風警報年份為2010年的8月30日,當年的南修颱風從台灣東方海面生成後,氣象在8月30日發布海上颱風警報,8月31日緊接著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後來南修颱風受到萊羅克颱風影響往西南西移動,進入台灣海峽後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並沒有產生重大災情。不過颱風晚到不代表颱風就不會來,2010年包括南修颱風在內,氣象局最終發布了5次颱風警報,其中有3個颱風侵台,包括9月的中颱凡納比直接「穿心登陸」;後續中颱梅姬更是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北台灣降下豪雨造成宜蘭大淹水、土石流,共計38人死亡,農損超過1.3億元。總計全年共有14個颱風生成。

▲氣象局統計1958年以來,今年已是史上第二晚發警報的年份。(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氣象局統計1958年以來,今年已是史上第二晚發警報的年份。(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以氣候平均值來說,1到8月平均生成颱風數量應有13到14個,而史上最少的一年是1998年只有4個,今年8個與1954年、1975年、1977年、2010年並列第二少紀錄,而1到8月最多颱風的年份是1971年共有23個。

中央氣象局解釋,主要是從熱帶印度洋到太平洋,呈現「冷-熱-冷」的分佈,加上太平洋反聖嬰現象與負印度洋偶極現象加乘作用,導致別說是颱風不來,連生成數量都明顯偏少,也造成夏季台灣少雨的主要原因。賈新興表示,過往容易生成颱風、從南海一直延伸到菲律賓東方海面上的季風槽,今年由於太平洋高壓偏強,加上反聖嬰現象發生位置接近中太平洋,導致東風明顯偏強、西伸,因而使得季風槽發展受限,影響了颱風生成的環境。另一方面,東風偏強也使得垂直風切變大,不只不利於颱風發展,即便生成後增強的幅度也相對有限。

賈新興說,從目前模式預估大氣環境來看,適合颱風生成的環境預估得等到9月15、16日之後才會慢慢發展出來,等於要過了中秋節(9/10)之後才可能有颱風一個接一個陸續生成。過往經驗顯示,反聖嬰現象年颱風生成的位置會比較偏向菲律賓東方海面,相對來說距離台灣比較近,有可能快速逼近台灣陸地,但發展強度受到陸地影響相對有限。但必須注意的是,時序慢慢進入秋季後東北季風南下,屆時如果颱風從巴士海峽一帶通過,很可能產生「共伴效應」為北台灣帶來劇烈雨勢,這種「秋颱」威脅相當大,所以即便現在颱風少,也不能輕忽秋颱帶來的威脅。

中央大學大氣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強調,現階段颱風少不代表後面颱風不會來,如果9月、10月各來1個侵台颱風,一下就達到氣候統計平均值,所以民眾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至於後續颱風強度,得視當時的海溫及大氣條件而定,目前很難預估。

另一方面,由於今年午後雷陣雨下得並不少,目前主要水庫蓄水量都相當多,寶山第二、永和山等小水庫甚至接近滿位,以水資源來說目前還沒有缺水的危機。

▲今年西太平洋颱風明顯偏少,主要與反聖嬰現象及負印度洋偶極現象有關。(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今年西太平洋颱風明顯偏少,主要與反聖嬰現象及負印度洋偶極現象有關。(圖/中央氣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