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月初訪台,引發北京強烈不滿,並在台灣周圍密集舉行海空軍演,企圖展現中國封鎖台灣的能力,而近日美國國會議員又陸續訪台,導致台海緊張局勢進一步升溫,北京揚言對美方的挑釁行為,採取堅決反制措施。有外媒分析,中國若封鎖台灣,恐將對全球商業活動造成重大衝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灣人口數雖只有約2300萬,卻在全球商業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以晶片為例,台灣供應的微晶片約占全球總量70%,對智慧型手機、電腦及汽車等商品的生產鏈相當重要,且台灣還與多條太平洋航道相近,而這些航道也是東亞大量貿易進出的必經路線,如果少了台灣的出口,將導致晶片短缺,進一步推升通膨壓力。

由於台灣是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商-台積電的所在地,據研調機構顧能公司(Gartner Inc.)、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及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的報告數據,在去年全球半導體製造業1000億美元的市場價值裡,台積電就占了一半以上,若台灣的晶片供應中斷1年,全球電子產品公司可能就要蒙受約4900億美元的損失;如果台灣的晶片產出永久性中斷,則至少要花3年、耗費3500億美元,才能在其他地區建立足以彌補的生產能力。

此外,台灣海峽身為世界最繁忙水道之一,對航運量有著不小的影響,分析師指出,若台海因故關閉,航運公司可能就要耗費更多燃料、人力及時間成本,而這一切都會被轉嫁給企業及消費者。

至於北京可能會用那些方式封鎖台灣,報導指出,不排除會動用空中和海上巡邏,埋設水雷或甚至摧毀機場和港口;即便只是宣布封鎖,沒有真正付諸行動,也可能導致運輸公司出於謹慎而改道。

不過,報導也提到,由於中國本身在經濟上也相當依賴台灣,如台積電的晶片、鴻海集團等台企提供的大量就業機會等,因此很難在與台灣經濟脫鉤的前提下,做出破壞台灣經濟的舉動,並需要付出軍事及地緣政治方面的成本;報導結尾並引述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總監楊瑞臨的看法,即兩岸之間若真發生軍事衝突,恐將使整個供應鏈中斷,甚至破壞中國自己雄心勃勃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