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目前台灣每日新確診的兒童病例數,和成人一樣進入平原期,每天新增確診的兒童個案,18歲以下約有5000人,平均分布於北、中、南部,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今(12)日於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表示,每日新增的兒童個案數,有一半以上屬於10歲以下兒童,「此年齡層如果發生COVID-19,較容易有併發症。」,常見併發症是腦炎、肺炎、哮吼、MIS-C,而MIS-C目前佔兒童重症排名第一。因此,鼓勵所有孩童施打新冠疫苗,目前丹麥的研究調查中,施打疫苗預防感染及併發症保護力可達9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5歲以下MIS-C,可能為「晚發型」家長多注意!

邱政洵說明,MIS-C稱之為多系統的發炎症候群,通常是確診COVID-19後2-6週發生這種併發症,主要症狀是發燒、血液檢查出現各種發炎指標,另外有2個以上器官系統出現症狀,最常見是腸胃道,患者可能有腹瀉、嘔吐的現象;黏膜系統包括皮膚,會出現疹子,眼睛充血;腦部中樞神經系統,可能會出現頭暈、暫時性神智變化,包括心臟、肝臟都可能會發生症狀。通常發生於確診後2-6週,目前很多研究證據都顯示,接種新冠疫苗,可以減少MIS-C發生率、保護力達到九成以上。

根據CDC公布,截至8/8前,12歲以下兒童確定病例,在台灣大約是66萬5000人左右,其中中症是325例,佔0.05%,重症是155例佔0.02%,重症當中有25例死亡,死亡率達到16.1%,邱政洵表示,「新冠肺炎在兒童造成的健康衝擊,不容小覷。」,其中MIS-C個案為90例,10歲以上兒童從確診到發生MIS-C,中間約隔34天(中位數)。5-10歲兒童,大約相隔26天,5歲以下則為29天,「有時候會相隔50多天到2個月,屬於晚發型的MIS-C,家長要提高警覺,而施打疫苗仍是最重要的防範措施。」

丹麥研究證實預防MIS-C,打疫苗最有效

根據丹麥研究報告指出,證實接種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新冠病毒後MIS-C風險,邱政洵表示,丹麥統計國內發生Delta變異株流行時,相較沒有接種疫苗的兒童,「有打疫苗的族群,每1萬位,只有1位發生MIS-C。」沒有打疫苗者,「18歲以下,約3400位確診者,就有1位會發生MIS-C。」比例懸殊,也就是降低風險的保護效力可達90%以上。不僅是Delta,丹麥也統計了Omicron發生流行時,有打疫苗的兒童(18歲以下),每100萬確診,約3.7的個案有發生MIS-C,沒有打疫苗者約35位發生MIS-C。

邱政洵表示,疫苗施打來預防COVID-19或是避免染疫後的併發症,已有明確的數據驗證,國內兒童施打COVID-19疫苗有兩種可選,一是莫德納疫苗,未滿六歲的嬰幼兒,每一劑施打量為5mg,兩劑之間間隔4-8週;另一則是BNT,針對6個月-5歲的嬰幼兒施打,每一劑為3mg,第一劑、第二劑間隔至少4週,第二劑、第三劑之間間隔8週。注射部位,2歲以下為大腿前外側肌肉注射,2歲以上可以非慣用手之上臂三角肌注射。

大部分兒童疫苗副作用2天內緩解,但出現這些症狀速就醫

注射之後,家長應注意小朋友身上出現的副作用,「不過一般而言副作用較輕微,通常24-48小時內會緩解。」最常見情況是局部腫痛、躁動不安、嗜睡、食慾不振、發燒等。但若超過48小時,或注射之後發現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活動力下降等症狀,應盡速就醫。另外要注意,接種後一個月是否有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症狀,包括胸痛、昏厥、心悸、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比如:走幾步路就會喘。不過,這個族群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的風險是低的。

邱政洵指出,COVID-19確診者,不管是有症狀、無症狀感染者,「還是要根據你所接受的疫苗的廠牌,完整接種疫苗。」可以自發病日、確診日3個月內,沒有症狀者都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不過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提前接種:沒有任何症狀、符合解隔條件,經醫師評估,以及特殊原因,包括工作性質非常高風險,可能再度感染,或免疫力低下族群、入境其他國家對於疫苗施打接種紀錄的要求,經醫師評估,可以提早在3個月內繼續施打COVID-19疫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48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