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時期,連日來高溫讓人受不了,有人覺得整天頭暈頭痛、口渴胸悶、食慾不振,懷疑自己是否中暑了。事實上,根據邱瀞瑩中醫師表示,暑季生病,有的確實是因不避暑熱而中暑,稱為陽暑,但更多的是因怕熱貪涼而中寒,稱為陰暑,症狀不同,緩解方式也不一,但所謂陽暑的熱傷害,最好盡速就醫。
擁有多年看診經驗的邱瀞瑩中醫師指出,根據中醫理論,”暑”是自然界本然存在的六氣之一,環境溫度濕度高時,人體自然會出汗,出汗後熱隨汗而出,身涼脈和,水分電解質補充適當的情況下,一般不會致病,所以大部分在中醫門診遇到的病人,自己描述的”中暑”或”熱到”,事實上常常不是現代醫學所謂的熱傷害類型,反而更常見的是”陰暑”。
南投立特藥局蕭藥師也提醒:天氣漸漸炎熱,飲食要注意,尤其要注意非必要的戶外活動要避免,不要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晒。近期因疫情趨緩,較多民眾到戶外遊玩,一不小心就中暑了。為了避暑防曬,藥局發現舉凡防曬、清涼止暈等可以緩解不舒服的濟眾水、電解液、白花油、薄荷油、曼秀雷敦軟膏等,頗受消費者青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邱醫師簡言之,暑季生病,有的確實是因不避暑熱而中暑,稱為陽暑,但更多的是因怕熱貪涼而中寒,稱為陰暑。陽暑,指的就是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皆因暑熱傷氣傷陰,因而出現大熱、大渴、大汗、脈浮氣喘甚至無氣以動的症狀。
預防方式是防曬避暑,尤其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都須避免長時間在高溫場所工作。其次要補充水分電解質,塗抹像白花油、薄荷油清涼止暈昡之類的藥劑緩解。但如出現無法流汗、頭痛、噁心、嘔吐甚至甚至神智混亂、抽筋等嚴重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並立即送醫。
南投立特藥局蕭藥師也提醒:天氣漸漸炎熱,飲食要注意,尤其要注意非必要的戶外活動要避免,不要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晒。近期因疫情趨緩,較多民眾到戶外遊玩,一不小心就中暑了。為了避暑防曬,藥局發現舉凡防曬、清涼止暈等可以緩解不舒服的濟眾水、電解液、白花油、薄荷油、曼秀雷敦軟膏等,頗受消費者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