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已於5月30日正式通過,但7項附帶決議仍引發醫界反彈。牙醫師許明翰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直言,「牙科在過去幾年一直沒有準備好」,無法承受大量海歸學生進入實習與後續訓練掌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5月30日,立法院三讀通過《醫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規定9大地區醫學院畢業生,未來除非是已於當地取得合法註冊醫師資格及實際執行臨床醫療業務5年以上者,回國參加醫師國考前,還是要經學歷甄試,且要求海歸醫學生臨床實習時數應和本國生相同,但今年12月31日前已入學者不受此限。

7項附帶決議中,第1項是重新訂定海歸已通過第一階段國考生的實習名額,第2、3項為修正《醫師法》施行細則,解套面臨學歷採認,不得報考醫師國家考試者困境,第4項為重複第1、2項內容,並訂定3個月的修訂期限,第5項為要求海歸醫學生臨床實習時數應予本國生相同,第6項為要求衛福部於4年內解決考試資格認定爭議和實習分發時間過長等問題,第7項則基於信賴保護原則,設定「落日條款」,至今年12月31日前已取得9大地區入學許可者,可適用舊則,免進行學歷甄試。 

許明翰指出,台灣每年招收醫學科系學生都有總額管控,台灣牙醫系畢業生一年約400人,最早開放國外學歷實習名額每年30名,後來先被國外學生家長推動改為50名,但近3年,每年從波蘭、西班牙、日本等海外學歷歸國者超過100至200名,到今年5月為止,已累計約400人排隊等實習,若擴增這些學生進入實習,會對台灣牙醫界教育訓練、就業市場與醫療品質產生相當大的衝擊。

許明翰表示,為了跳過難考的學歷甄試,有業者專門協助學生前往波蘭等國念書,再回國直接考照,過程至少會花費500至600萬元,各校認證狀況也都不同,導致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這些人的爸媽家裡可以付出500至600萬元,至少家裡是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有一定的經濟、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不希望把這門關掉!」許直言,本次修法牽扯到太多人的利益,這些家長也會持續施壓、遊說,要衛福部「廣開大門,四年內解決排隊實習問題」。

「不是說國外醫師不好!」許明翰強調,當初波蘭會引起爭議,是因為波蘭醫療水平並未比台灣先進,與法令當初設定先進9大地區背道而馳,且國外醫療體系水準變異相當大,回國後這些學生若無好的「教考訓用(教育、考試、訓練、任用)」,將會造成國內醫療水平落差擴大。

許明翰不滿批評,國內長期嚴格控管醫療人員數量,稱台灣不缺醫療人員、訓練耗錢,想要擴增醫學系相當困難,近期後醫系設立也爭執很久,「但這群人現在面對可能是他們自己小孩要回來,就『國內好缺醫師』廣開名額」。

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當初設定持國外學歷回國醫學生,在考取醫師執照前,應該要進行臨床實習、訓練,再進行考照,目的就是因台灣不是很能掌握國外學校臨床訓練狀況與品質,尤其不論是醫師或牙醫師從事的工作都會牽涉民眾生命安全,所以台灣對臨床訓練要求很高,也有相關評鑑機制,並讓這些海歸醫學生能更了解國內醫療體系運作模式、保險制度、病人安全溝通等,這具有必要性。

張上淳說明,依照現行規定,醫學系學生需修業6年,經過國家醫師執照考試後,申請教學醫院、接受2年PGY(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並且合格,才能成為住院醫師,後續還要繼續接受專科訓練,能較好管控醫師水準,讓醫師臨床知識技能更加成熟,再到各地執業,對民眾也更有保障。

「牙科在過去幾年一直沒有準備好,沒有把後面考試訓練管道安排好,導致大量學生返台時無法做品質管控!」許明翰分析,牙醫界也曾討論希望將學制改為2年PGY後,再加上大約3年的專科訓練,但因為「大老們」擺不平,導致至今牙科生實習完後,無法管控其後續訓練,實習完就「任你為所欲為」,也因此代辦業者知道台灣牙科內部管控並不嚴謹,多送學生出國就讀牙醫系,導致修法後廣開大門,將對牙醫治療水平有更為嚴重的衝擊。

根據衛福部2019年6月24日公告,台灣每年已有約420名左右畢業生投入牙科醫療市場,單就國內8所牙醫院系每年所培育的牙醫人力,已足以提供牙醫人力市場的需求,考量持國外牙醫學歷畢業生回國人數逐年增加,國內牙醫人力即將過剩,呼籲如有考量前往國外大學就讀牙醫學系的民眾,務必審慎考慮評估。

「政府都已經說了,不是沒有說喔,政府都已經提示了,為什麼台灣現在有必要幫他們解決排隊的問題?」許明翰提及,就如同教師、公職名額都有固定,政府已事前提醒人力過剩問題,本來就沒有責任要解決現行海歸學生排隊實習問題,「結果你現在回來了,反而倒過去說政府要幫你解決排隊問題,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許明翰也示警,醫療業本來就是政府總額管制行業,這些人若想藉此逃脫總額管制,讓政府執意增開實習名額,不管是牙醫界醫療品質管控或是教學現場,「老師也沒這麼多眼盯這麼多學生」,甚至更長遠健保總額分配問題,後果大家就要一起承擔,而且這些人排隊實習期間,即使沒當牙醫,還是可以進入基礎臨床研究或是擔任牙科口衛師、助理,不一定要成為執業牙醫才是對台灣有幫助,也不會白白浪費時間。

許明翰建議,這些等待實習的學生,可先透過進入牙科產業擔任諮詢師、輔助人員、行政管理人員等工作,或投入基礎牙科研究,更了解台灣風土民情、對於台灣醫療有更深刻理解,若是持續攻讀台灣研究所,也能在學術研究上有更好的表現,幫助近期熱門的轉譯醫學、材料科學方面,同時讓自己知識學養上升,不必因為排隊浪費人生,讓台灣失去這些人力。